將空間改造成適合生活需求的空間,這才是在空間上為壯世代身心靈有更正面幫助的做法。(壯世代教科文協會提供)
面對壯世代的居住需求,如何在空間熟悉感的維持,以及空間與心靈上的空缺可以滿足或是活化應用,應該是相關產業更要關注的重點!與其讓壯世代搬去不熟悉的環境居住而產生強大抗拒力,不如協助壯世代在熟悉的環境下優化居住空間,如在推新建案時,優先溝通居住在附近的壯世代換購新屋,或是協助子女在原生家庭的附近購買新屋;釋放空巢的運用可能,將閒置的空間(子女的房間)改造成適合自己生活需求的空間,這才是在空間上為壯世代身心靈有更正面幫助的做法!
除此之外,尚有幾個創意的想法,希望可以激發不動產從業先進更多想像:
(一)增加壯世代為子女購屋的誘因:青年宅規劃長輩相鄰共居的空間,讓壯世代有理由可以為子女多付一點頭期款。
(二)既有住宅軟實力提升:規劃納入更多友善壯世代的空間設計,如公共空間以坡道取代階梯、加強住宅軟實力:管家服務、學習課程、家庭醫學服務導入。
(三)室內設計與住宅修繕裝潢服務的單位,應更聚焦如何優化壯世代原本居住空間的設計,以面向不同的需求,如將原本子女的房間重新設計成邀請三五好友喝茶聊天的交誼廳。
(四)面對空巢族後的原有住宅,可協助壯世代將閒置的空間轉作為租賃或是民宿共享的模式(參考AirBnb),既讓閒置空間增加收益,又可讓壯世代增加更多人際互動的機會。
根據以上4種不動產創意想像,針對壯世代族群提出問題詢問有機會的話,比較願意嘗試哪一種模式 ?壯世代受訪者表示「看過台灣中部看某間樂齡宅,就是健康老人才能入住,每個月得支付5萬多住宿費用,有興趣嘗試但租金真的較高、有點嚇人。」從這邊也可以看出,友善高齡宅的剛性需求不容小覷,但價格也是壯世代族群消費考量的原因之一,不動產業者可將這些因素納入未來推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