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的審理中,有人將教唆暴動一事,從川普支持者轉移到左翼Antifa,便帶有「假旗行動」的味道。(美聯社)
上屆美國總統大選遺留的爭議很多,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當時國會正就選舉計票,準備認證拜登當選,有2000名左右的川普支持者進而衝進國會大廈,並在國會建築內破壞、叫囂長達數小時,在一系列的衝突中,甚至造成5人死亡,140多人受傷,為美國民主寫下驚駭的一頁。
暴動平息,司法啟動調查,過程中有超過1000多人被捕,且至少有630人認罪,有110人被判刑。今年9月初,美國極右派民兵組織「驕傲男孩」(Proud Boys)的前領袖泰瑞歐(Enrique Tarrio)更因教唆「驕傲男孩」以武力襲擊國會大廈,被法院判處22年徒刑,成為遭判刑最重的一人。
但事件的紛紛擾擾,並非事發、逮捕、審判、判決這樣單純,司法單位同時還花了相當的時間在釐清事實。包括當時參與暴動者多有自我辯護,說儘管大家衝進國會,卻都是「手無寸鐵」(有沒有拿武器罪刑差異很大);或說他們不是為了製造動亂,純粹是「抗議選舉不公」;以及有些人不是自己衝進去,是被國會大廈警衛引導入內;另外更有參與者自稱是所謂的「非暴力政治犯」;還有,同樣導致調查曠日廢時,就是當時的參與者為了撇清責任,聲稱整起事件的幕後黑手其實是反川普的左翼團體Antifa(美國法西斯主義組織)。
以上,從手無寸鐵到抗議選舉不公,到「警察請入」,再到政治犯、Antifa,主要用意就是讓參與闖入國會行動者能夠脫身,或至少減輕刑度。當他們在陳述這些推託之詞時,則又和當初他們在國會大廈內的「英勇」模樣極不一致,要不辯稱掉在地上的左輪手槍不是自己的,要不說自己以為那天只是去參加一場抗議集會。檢警和當事人屢屢在「事證」上不停來來回回,而很簡單的常識是,假若當時「抗議」氣氛如此平和,又何以造成那般死傷?
至於指控是左翼團體Antifa背後指使,則立刻讓人聯想到戰爭中的「假旗」(False flag)策略。「假旗」術語最早是出於描述海戰中的一種詭計,即一艘船隻會刻意懸掛中立國或對方(敵國)的旗幟以隱藏真實身份,待目標不疑有他接近,便可在其鬆懈防備下成功突襲,這一策略後來不只出現在戰場,很多海盜也很擅長。到了16世紀,「假旗」再又被賦予「掩蓋實際責任來源,並將責任歸於另一方」的行為解釋,或是指「假裝對某人效忠」。之後,不管是戰爭期間把自己發動的攻擊偽裝成是對方所為,或是承平時期政治上的「構陷」,皆可稱為「假旗行動」。
在美國「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的審理中,有人將教唆暴動一事,從川普支持者轉移到左翼Antifa,便帶有「假旗行動」的味道。只是在前後累積數千頁的法庭文件裡,卻查不到有任何涉案者曾經參與Antifa,倒是不少極端右翼團體成員最終選擇認罪。
從上述例子看,近日台灣爆發的「Lin Bay好油」版主林裕紘「自導自演遭恐嚇案」,儘管他在國外透過臉書認錯,卻在認錯的同時,刻意亮出個人2020年加入民進黨時取得的黨證,再於致歉文提到:「…民進黨黨證上面寫著莫忘初衷四個字,但我沒有辦法堅持,我頂不住排山倒海的壓力,我的懦弱跟逃避上演了這場鬧劇,『我覺得我也不配做一個民進黨的黨員』,我會去辦理退黨的手續,退出民進黨。」彷彿臨去秋波,最後一刻(步)還要拉著民進黨一起。
其實照常理判斷,包括他的入黨年分、動機,以及近年和民進黨(人)的關係,皆很難將他和民進黨連結在一起,更別提他自導自演,目的不就是為了打擊民進黨,此刻「亮黨證」,自然也是一種「假旗行動」,等於是有意地想把自己的犯行,再透過「假旗」嫁禍、構陷到他所欲打擊的目標身上,或至少也要其「分攤部分責任」。
這起作假案,終究讓人慶幸林裕紘不是真的遭到生命威脅,台灣言論自由並沒有崩壞到那個地步,但他個人的言行舉止,其實直到最後一刻(步),都還在破壞一個社會的基本信任。一邊道歉一邊「亮假旗」,「Lin Bay好油」難道還不肯罷休?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