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不應只是為培養菁英而存在。(資料照片/攝影:楊約翰)
賴清德副總統拋出「私校學費補助」政策後,雖一直被在野黨批評為大撒幣政策,但在10/6被在野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納入其高教政見之後,代表該政策目前是不論朝野都是支持的。
雖然在政治檯面上達成共識,但該政策在學生族群間仍有不少爭論,甚至是在各黨總統候選人的校園講座成為必考題,受到不少學生的質疑。細探此政策的目的,無非是希望拉近公私立學校的學費差距,也因此有公立學校學生提出:「為甚麼要補助私立學校學生的學費?」等相關問題。
在不少公立大學學生的認知中,一直存有某種刻板印象,認為就讀私立大學的學生,本身就不適合讀大學。這樣的論述延伸到公共討論上,就會形成一股「誰有資格念大學」的爭辯。針對相關爭辯與疑問,筆者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筆者認為「高等教育只為培養菁英」這個論點在台灣已經過時。隨著大學普及化,人人都有機會獲得高等教育,不難看出國家所定調的高等教育目的早已逐漸轉型。
「確實,目前的高等教育依舊有培育菁英人才的功能——但更多的是提升整體人口素質!」
如果說,醫療是處理個人身體健康的問題,教育就是處理「社會健康」的問題。醫療不會因為出身高低、身體健康程度,就要求病患要付多一點的醫藥費,每個人所付的醫療成本與所享受到的醫療資源都是一樣的。同理,在教育方面不應該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就去定義學生獲得高等教育的資格,也不應該因為就讀私立學校,就要付出更多的學費。
教育與醫療都是讓社會穩定且永續運作的基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在醫療的情境中,若想得到相同品質的服務,我們並不會去苛責天生體質較差、體弱多病的患者,認為他應該要付出更高額的醫藥費;同理,教育也是如此,難道因為天生社會與經濟資本較少,導致在社會競爭力相對低落的人,就沒有追逐夢想的資格,就應該付出更多的學費嗎?基於健保制度改善「因貧而病,因病而貧」的成效,我們必須相信,拉近公私立高等教育的學費差距,對於整體社會的效益是有極大的幫助,且有助於每個人的適性發展與追尋自我理想。
當然,有些人會擔心私校學費補貼,會不會和健保一樣在未來面臨破產的危機?筆者認為這是有可能發生的,但也是可以避免的。健保制度面臨破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為其制度沒有與時俱進的更新,導致面臨破產危機。在此前車之鑑下,我們應以此為鑑,避免類似狀況再次發生。
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先行假設未來會出現財政問題,而去阻礙政策的推行,否認該政策對社會的實質助益。該做的,反而是想辦法解決財政問題,以維持國家財政的穩定,讓此政策能夠永續,未來世代才能夠持續受惠。
※作者為社會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