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高科技忽略傳統戰法 華爾街日報:以色列備戰方向錯誤

王能斌 2023年10月11日 15:55:00
軍事分析人士表示,以色列近年面臨的威脅型態,使其過於重視高科技系統的建構,反而忽略傳統防禦能力。(美聯社)

軍事分析人士表示,以色列近年面臨的威脅型態,使其過於重視高科技系統的建構,反而忽略傳統防禦能力。(美聯社)

自從建國以來,在中東地區長年面臨安全威脅,且多次在與周邊阿拉伯勢力的衝突中獲勝的以色列,此次面臨哈瑪斯發動大規模攻擊,除了未能洞察機先,更在衝突早期一時難以掌控情勢,蒙受嚴重損失,對此,專家表示以國近年專注於強化高科技防禦手段,未料哈瑪斯卻以傳統手段進行打擊,直言以色列「備戰方向錯誤」。

 

華爾街日報指出,以色列近三年沿著加薩邊界地帶,構築約60公里長的高科技圍籬,以感測器與雷達偵測任何來自巴勒斯坦的攻擊意圖,然而哈瑪斯(Hamas)7日利用推土機等近乎原始的手段,突穿了這道高約6公尺的圍籬,並且以載貨卡車和步行的方式,將武裝人員送入以色列境內發動攻擊,除了造成以國民眾恐慌,也構成了實際的傷害。

 

軍事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屯墾區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持續上升,且哈瑪斯在黎巴嫩境內的盟友「真主黨」(Hezbollah)有蠢動之勢,使以色列軍方近期內的部署以及注意力都集中在北方,且以國官方咸認,與歐、美各方合作協助促進加薩地區經濟發展的策略,能夠有效降低哈瑪斯發動攻擊的意圖,有助於維護邊界地帶穩定。

 

 

以色列在加薩邊境一處圍牆7日被哈瑪斯攻破後,巴人在被炸毀的以色列戰車上揮旗慶祝。(美聯社)

 

然而哈瑪斯在7日的攻擊之中,以陸、海、空高度協調的攻擊,使旗下武裝人員大規模滲透深入以色列境內,距邊界超過32公里的城市歐法基姆(Ofakim)都可見到哈瑪斯民兵的蹤影,曾多次擔任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談判人員、現任美國/中東和平計畫主席的列維(Daniel Levy)表示,此次以方雖然在科技、武器與諜報系統等領域擁有強大能力,卻「在戰略上大吃一驚」,並且凸顯出以色列難以保全民眾的情形,這樣的創傷也恐難恢復。

 

 

以色列國際反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unter-Terrorism)研究員雅格(Avi Jager)表示,以色列軍方「備戰方向錯誤」,使得注重網路技術、情報蒐集的以色列國防軍(IDF),在哈瑪斯的傳統攻擊下顯得脆弱,如今以方正準備展開大規模攻勢,預料將重新聚焦於步兵、傳統火砲等近年來較不受重視的能力,且無疑會出現城鎮戰、逐巷掃蕩的傳統衝突形式。

 

 

雅格指出,以色列在2006年與真主黨游擊隊在黎巴嫩南部地帶的衝突中,發現傳統火砲與炸彈在反暴亂(counterinsurgency)作戰中的侷限,與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中所取得的經驗類似,因此以國領導層認為未來所面對的威脅,不再是以往阿拉伯聯盟國家,包括埃及與約旦所發動的大規模地面攻勢,而是來自真主黨、哈瑪斯等非國家行為者所發動的非傳統攻擊。

 

因此,以國軍方大量挹注資源在情報、網路等能力,以因應在伊朗協助下,哈瑪斯與真主黨不斷成長的飛彈攻擊能力,代號8200的以色列訊號情報單位,也成為以軍最廣為人知的克敵要角。自2011年起部署的「鐵穹」(Iron Dome)等系統,也不斷展現其優異的防禦能力。

 

在2014年,哈瑪斯利用地道由加薩發動攻勢,使以色列軍方注意到該項威脅,並且發動攻勢掃蕩加薩境內的地下坑道系統,更研發出能夠協助偵測地道的「絆腳石」(Obstacle)系統,與高科技圍籬、各式防空系統一同構築了沿著加薩走廊的強大防禦體系,雅格則發現自2015年起,以國軍方進一步展開裁減現役、後備單位人員的計畫,其中士官人數減少了約10%至4萬人左右,男性義務役時間也從原本的36個月,減少至32個月。該發展顯示出以色列軍方藉由減少傳統軍備支出、加強挹注先進科技的傾向,恐因此導致此次在哈瑪斯以低技術、傳統手段攻擊得逞的結果。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