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沸沸揚揚,很大一部分推力,正是來自支持者深怕自己支持的對象無法獨立勝出。(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撇開「贏者全拿」選制優劣討論,它對任何參選者來說,無疑都是人性的試煉。在美國歷來選戰中,很早就確立了要在民選公職取得高位,一個人必須持續表現出雄心壯志、野心勃勃,並對自己的領導才能深具信心,兼及美式「強者為大」的教育,很少人會在正式投入選舉後卻提早認輸或退出,相反地,更多的是即使在毫無希望的戰鬥下輸掉選舉,也不心甘情願承認失敗。
尤其是總統選舉,進入國家領導層級的競爭,更不純然都是靠「時勢造英雄」,時機也許很重要,若缺乏強大的企圖心,任誰都不適合捲入。
有幾位近代美國總統常被拿來當作「有為者亦若是」的教材,例如,36歲時還在美國堪薩斯市一間服裝店擔任銷售員的杜魯門,25年後竟一躍成為美國總統;直到憑藉家族勢力當選德州州長之前的小布希,人生成就幾乎平淡無奇,結果還比他的父親在總統位置上多坐了四年;歐巴馬年輕時成長於與世無爭的夏威夷,大學時期也尚未展露對政治的興趣,直到成為律師,彷彿靈光一閃的遠大抱負,才逐漸將他一路推上世界巔峰;至於出身房地產開發商和電視秀名人的川普,則是屢仆屢起,直到71歲終於入主白宮;現任總統拜登的總統之路走得更久,自30歲意外進入參議院,他就立志要選總統,奮鬥了將近半個世紀總算達成所願。
光就「時機」論,並不足以解釋他們如何能從沒沒無聞的店員、冷漠的大學生、資質平庸的政二代、商人、年輕議員,一路成就了自己的美國總統夢。假若回顧他們的生平自傳,我們並不難發現,在這個講求實力和機遇的國家,那些當上總統的人,或多或少內心皆存在「命運之人/天選之人」的自我想像,也就是他們認為自己被選為總統,「偶然」的占比其實很低,而是認為自己注定要在某個時間點上創造歷史。
通往白宮的道路既漫長又「昂貴」,甚至會讓人感到疲憊,只有具備巨大決心的人,才能真正把握住時機。除卻政黨意識形態、政策偏好、價值觀取向等等左右選民投票行為的因素,「感動人」在現代選舉活動中,不可否認已取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根本在於,當一名政客無法藉由自己旺盛的鬥志點燃選民熱情,就有很大的機會遭到淘汰。
因而,過去無論是參與美式黨內初選或進入正式選舉,很少有參選人會輕易藉任何形式退出戰局,誰都寧願相信自己是屬於多數派,且理應享有統治的權力。除非基於現實上的困難,像是募款後繼乏力、難以抗拒的健康狀況,或是支持度實在差距太大而有自知之明,否則就算知道勝選希望不大也要走到底。「民主的穩定取決於失敗者」,這句話的另一層涵義,反映的就是要壓制住當事人捨我其誰、非我莫屬的固執確實不容易。
而今,正值總統大選的台灣,卻見「藍白合」沸沸揚揚,很大一部分推力,其實是來自支持者深怕自己支持的對象無法獨立勝出,加以參選當事人數月來在合與不合或怎麼合上扭捏反覆,便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現象,即支持者對選局愈是焦慮,自參選人身上所獲得的感動也就愈稀薄。
當然,或有觀察角度,認為無論國民黨的侯友宜,還是民眾黨的柯文哲(乃至連署中的郭台銘),皆對「當正(總統)的」不願妥協退讓,代表了他們個人企圖心和自信心的展現,但這恐怕是搞錯了因果。凡任何選舉,只要出現「沒有我你也贏不了」或「沒有你我就贏不了」的心態,其實就已透露了本身的勢弱和心虛。他們也許看到了「支持政黨輪替」的氣氛,不過,就近代選舉而言(尤其美國選舉),任何贏得總統職位,真正能與「時機」融合者,終究還是最具旺盛鬥志的參選人。
回到「藍白合」(包括郭柯、柯郭亦然)的起始出發,到頭來終究只落入「技術取勝」,於是,也就因為在誰配誰、誰正誰副、政治利益怎麼分配,以及一加一是否大於二等表面算計糾結下,同一時間再又直接弱化了參選人本身的必要性。如今,它到底還是不是勝利方程式,這點應該是有疑問的。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