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南:解讀習近平「一帶一路」十週年的八項行動

洪耀南 2023年10月21日 07:00:00
習近平透過一帶一路,很明顯是在輸出建設,也是在輸出「威權體制」。(美聯社)

習近平透過一帶一路,很明顯是在輸出建設,也是在輸出「威權體制」。(美聯社)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峰會,針對十週年的一帶一路提出八項行動,建構一帶一路的立體互聯互通網路、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中國政治語言往往就是反著看,就是缺什麼補什麼的概念,雖然是官方宣示意味濃厚,但從八項行動就是凸顯目前還沒「互聯互通網路」(建構一帶一路的立體互聯互通網路)、目前是以中國主導封閉經濟體(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過去沒有務實合作(開展務實合作)、過去不重視環保(促進綠色發展)、只有基礎建設為主(推動科技創新)、目前只在官方交往(支持民間交往)、輸出貪污(建設廉潔之路)、目前沒有合作機制(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總歸是要解決中國在一帶一路所遇到三個負面形象。

 

包括中國一帶一路推坑債務陷阱、只有中國受益者、中國建構地緣政治的對抗,這個三負面形象一直跟中國一帶一路如影隨形。

 

一、債務陷阱

 

2013年到2023年十年之間,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目前有150多個國家加入,投資總額達到1兆億美元。一帶一路幾乎都聚焦在基礎建設,從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到水壩、輸氣管道。除了基建以外,當地國的自備款也是跟中國貸款而來,但工程延宕,費用累加都是債務的推高。雖然債務陷阱不是中國所造,但中國卻是債務國的雪上加霜的主因,原本希望中國國內市場加上一帶一路構成「雙循環」,如今已成為「雙旋渦」的債務陷阱。

 

中國的貸款被期待能赦免或免債,所以無止盡增加債務,但如有政黨輪替,新上台政黨希望重啟與中國談判。因此中國準備退出一線,推出如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開發銀行、上海合作銀行、絲路銀行等由中國主導的金融機構或基金出面主導,降低中國政府被倒債的風險,但以上的機構也是中國所主導。

 

過去一帶一路採取敲鑼打鼓的宣傳,如今中國準備轉向「小而美且以貸款取代援助」,中國開始評估風險、降低風險,避免陷入債務漩渦無法自拔。

 

二、只有中國受益者

 

目前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由中國放款經由中國國企承攬,中國國企派勞工到當地國施作一條龍都在中國交易完成,中國國企負責行賄當地國驗收。第三屆一帶一路峰會,讓一帶一路冠名「共建一帶一路」,透過「共建」二字希望洗刷只是對中國有利的形象,強調不是獨奏而是合奏。林毅夫更提出「一帶一路一洲」把非洲從一帶一路拉出去,希望透過民間製造業轉移至非洲,改變由中國國企為主導基礎工程,希望由商業製造業為主導的投資,尤其是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的產業。

 

東南亞將是未來一帶一路重中之重,除了建構中的鐵路系統外,加上東南亞有七億人口及龐大華人,中國希望以東南亞市場來補美國市場的流失,透過一帶一路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扭轉過去一帶一路只對中國有利,沒有達到改善提升當地的經濟的作為。

 

三、中國地緣政治的延伸

 

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峰會表示,共建一帶一路不搞意識形態對立,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制裁,反對經濟脅迫,也反對「脫鉤斷鏈」,強調中國的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一樣反著看就清楚中國的地緣政治立場。第三屆峰會參與的領袖,歐洲一屆不如一屆,參與國家與人數銳減,本屆非洲、中東比前二屆增加。其中俄羅斯總統普丁、阿富汗神學士(Taliban,又稱塔利班)出席更凸顯中國建構反美的陣營。中國從上海合作組織、一帶一路國家、金磚國家都是在由中國主導建構的國際組織,針對性十分明顯,中國透過一帶一路也輸出建設也輸出「威權體制」。

 

中國一帶一路是習近平國際政治的主旋律,讓中國走出去,但十週年之際,中國面臨國內財政危機,國際上正處歐美對中的脫鉤去風險之際。中國很難洗刷一帶一路的負面形象,不是宣布幾項行動指標就可以扭轉,大國政治都是明顯陽謀不是陰謀。

 

※作者為淡江大學外交系中國大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