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蝸藤專欄:拜登政府應對中東危機可圈可點

黎蝸藤 2023年10月31日 07:00:00
拜登總統已誓言要繼續推動「兩國方案」,不能讓以巴回到加沙危機之前的「現狀」。(美聯社)

拜登總統已誓言要繼續推動「兩國方案」,不能讓以巴回到加沙危機之前的「現狀」。(美聯社)

自從10月7日,以色列被哈瑪斯恐怖襲擊以來,中東爆發新一輪危機。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政府表現可圈可點。

 

危機不期而至,面對諸多挑戰,拜登政府面對幾個重任。第一,旗幟鮮明地站在受害者一方。第二,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第三,阻止危機外溢,以免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第四,繼續推動中東和平進程。

 

旗幟鮮明地站在恐怖主義受害者一方

 

拜登政府從一開始就堅定地站在以色列的一方。

 

外交上,不但第一時間政府表態支持,國務卿布林肯也立即出訪以色列,隨後總統拜登更親自出訪以色列。

 

軍事上,美國第一時間派出航母打擊群在地中海東部執行任務,震攝一眾蠢蠢欲動的其他國家和勢力趁機攻擊以色列,隨後又多派了一個航母打擊群前往地中海;美國海軍多次攔截由伊朗支持的武裝發射的攻擊以色列的飛彈。

 

在聯合國戰場,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俄羅斯草案」和「巴西草案」中都投了反對票。在「巴西草案」中更是聯合國安理會中唯一投反對票的國家。美國繼而提出「美國草案」,在安理會上獲得多數票支持,只因中俄聯手反對而未獲通過。

 

美國這次支持以色列,固然有傳統的美以友誼的成分,但絕非唯一因素。其實,在民主黨內部也有一大堆支持阿拉伯的新興勢力,拜登沒有向這些民主黨新生勢力低頭。支持以色列,更不是因為什麼「美國被猶太人控制」,也不是什麼「美國利用以色列控制中東」,而是同為恐怖主義受害者,對以色列遭受恐怖主義襲擊的共情,對以色列依照國際法行使國家自衛權的支持。

 

正如國務卿布林肯所言,以色列遭受的恐怖主義襲擊,按人口比例相當於「十個911」。

 

哈瑪斯對以色列的大規模襲擊同時帶有四種惡劣性質:1)針對平民的恐怖主義;2)針對猶太人的種族屠殺;3)使用「軍隊級」武器的軍事攻擊,不宣而戰;4)綁架人質,違反戰爭法(即人道主義法中的日內瓦第四公約)。任何為哈瑪斯歡呼,或者美化其屠殺行為是「悲壯」的人(比如中國香港著名反猶記者張翠容之流),都值得譴責。那些不肯公開明確譴責哈瑪斯的國家,也都稱不上自稱的所謂「公平公道」。

 

以色列對哈瑪斯的反擊,行使了聯合國宣言第51條第國家自衛權,完全合法。不但發動恐怖襲擊種族大屠殺的哈瑪斯必須得到嚴懲,就是現在還有大批人質被哈瑪斯綁架,在德國總理舒爾茨訪問以色列時還遭到哈瑪斯火箭襲擊,充分說明以色列自衛的必要性。

 

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受到不少的國際壓力。中國、俄國、伊朗等國乘機進行反美宣傳,阿拉伯國家暫停了美國促進的中東和平進程談判,大批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民眾支持巴勒斯坦。即便在美國內部,也有大規模的「支持巴勒斯坦」的集會,與支持以色列的集會對峙。民主黨內部的新生代也是群情洶湧。在此情況下,更說明拜登政府的堅持和擔當。

 

自從10月7日,以色列被哈瑪斯恐怖襲擊以來,中東爆發新一輪危機。(德國街頭貼出遭哈瑪斯綁架傷害者的圖片/美聯社)

 

阻止戰爭失控,導致人道主義災難

 

如前所述,以色列對哈瑪斯的反擊符合國際法。以色列遭受襲擊,遭受慘重傷亡,還有二百餘人成為人質。以色列政府要誓言要剷除哈瑪斯,為此向哈瑪斯宣戰,轟炸加沙境內目標,集結大軍隨時揮師攻入加沙城,以斷水斷電斷糧之舉封鎖加沙以要求哈瑪斯放人,還要求加沙城平民向加沙南部撤離。其激憤之心,解救之情都可理解。以色列內閣中強硬派也發出過火的聲音。

 

在此情況下,如何防止戰爭失控,釀成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就是國際社會的責任。

 

以色列的反擊被一些國家非議,除了有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偏幫,有一些國家「逢美必反」等因素之外,國際社會對人道主義危機的擔憂,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刀劍無眼」,還擊再正義,戰爭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平民,帶來平民傷亡,何況把平民作「肉盾」正是哈瑪斯「自古以來」的做法。至今,根據哈瑪斯方面的說法,以色列的攻擊已導致加沙六七千人死亡。以色列的封鎖政策,也令高度依賴以色列供應的加沙地帶陷入食品能源危機。哈瑪斯是始作俑者,但如果因此引發人道主義災難,國際社會也不能袖手旁觀。

 

美國有責任防止人道主義災難,而一腔怒火中的以色列,只有美國能勸服。布林肯和拜登相繼訪問以色列,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勸戒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戰爭中遵守國際法。兩人訪問期間都不斷強調以色列遵守戰爭法的重要性。

 

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勸戒下,以色列不但那種「報復」的偏激言論降了下來,明確只「報復哈瑪斯」,還採取了多項人道主義措施:1)以色列最初的「撤離令」只給了24小時,但現在一再延長,至今尚未全面地面進攻北加沙。給了充分的時間讓北加沙平民撤離。2)在南加沙地帶劃出「安全區域」。3)以色列對南加沙恢復有限度的電力供應。4)從埃及到南加沙的人道主義安全通道開通,物資可以運送到南加沙。

 

人質問題是目前最迫切的問題,是局勢遲遲無法緩解的關鍵障礙。以色列對加沙斷水斷電,就是因為哈瑪斯不肯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美國和中東盟國卡塔爾合作,嘗試通過卡塔爾解救人質。這正是避免人道主義危機的重要舉動。在卡塔爾的努力下,兩名美國籍人質率先被釋放,隨後又有多名人質被釋放。

 

美國不惜在聯合國安理會動用否決權,否決了「巴西草案」。這不但因為「巴西草案」依然對以色列不公道,同樣是為了避免刺激以色列,讓美國積極外交斡旋贏得了空間和時間。以上列舉的人道主義進展,都是在這種積極外交斡旋下取得的。

 

簡而言之,像中國那樣高調說漂亮話,指責以色列,容易獲得一大批國家的掌聲,但在現實中,這些指責以色列的漂亮話,只會「火上澆油」,反而會令「人道主義危機」真正變成「人道主義災難」。

 

如何防止戰爭失控,釀成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就是國際社會的責任。(美聯社)

 

阻止戰爭的擴大和外溢,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

 

自從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開始,不但終結了「全球化時代」,就連第三次世界大戰都不再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假設性名詞,而具備了現實風險。筆者總結過有五個重要的因素:第一,禮崩樂壞;第二,勢力重組;第三,混水摸魚;第四,戰略焦慮;第五,戰爭氣氛。其中,俄羅斯侵略破壞了二戰之後不可侵佔他國領土的規矩,導致禮崩樂壞,這對全球秩序的衝擊是最根本性的。

 

回顧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是一下子就爆發的。西班牙內戰、義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等戰爭,都一步步走向二戰全面爆發。另一方面,即便以德國進攻波蘭為標誌的二戰全面爆發後,距離德國進攻蘇聯,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等真正的「全面戰爭」,還有兩年多。

 

現在國際局勢波譎雲詭。烏克蘭戰爭還在持續,西非政變正在醞釀戰爭,這次加沙危機更已經是戰爭進行時。全球還有朝鮮、台灣、南海等多個「火藥桶」。

 

要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阻止戰爭的擴大和外溢。

 

阻止其擴大,是指阻止其他國家參與加沙戰事。在中東這個錯綜複雜的火藥庫,就是要避免一把火點燃整個火藥庫。戰爭應該侷限在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最多就是盤據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這樣,戰爭最多侷限為以色列和一些國家的「代理人」之間的戰事。必須阻止其他國家正式加入戰團,否則一發不可收拾。

 

美國英國在地中海東部部署海軍兵力,目的就是阻止戰爭擴大。美國海軍已多次攔截從葉門和其他國家發射向以色列的導彈,其目的正是為了阻止戰爭的擴大。否則以色列一還擊,戰爭就不可避免地外延了。

 

阻止其外溢,是指阻止其他區域的國家混水摸魚,乘機開拓「第三戰場」。這段時間內,美國積極外交,力圖讓其他地區的局勢緩和下來,避免戰爭演變為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些都是負責任的表現。

 

繼續推動中東和平進程

 

其實,嚴格地說,目前的加沙危機,不應定義為「以阿衝突」、「以巴衝突」,甚至不是「巴哈衝突」,而是以色列對哈瑪斯的自衛還擊。巴勒斯坦人不代表阿拉伯人,哈瑪斯不代表巴勒斯坦人,它甚至不能完全代表加沙地帶的人。

 

大概沒有多少人不同意,中東巴勒斯坦地區要持久和平,唯一的出路就是「兩國論」,即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人的以色列國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國。而偏偏,哈瑪斯及其背後勢力,就是「兩國論」的否定者,必須把以色列除去。

 

還在冷戰結束前,美國就是中東和平的最大推手。以色列和埃及和解,把西奈半島還給埃及,就是在美國斡旋下達成的。冷戰結束後,美國又主導以「兩國論」為核心的中東和平進程,無論是1993年奧斯陸協議,還是2000年戴維營會議,都是美國撮合推動的。可惜,當年巴解組織領袖,國際公認的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最終拒絕了非常有誠意的戴維營方案,讓中東和解路線圖被中斷。

 

川普政府時期,美國繼續推動中東和解。這時美國推出了新和平思路:即一方面繼續推動兩國論;另一方面,推動以巴問題和以阿問題脫鉤,讓巴勒斯坦問題不再成為地區和平的障礙。在這種思路下,美國推動「亞伯拉罕協議」,以色列陸續和阿聯酋、巴林、摩洛哥、蘇丹這阿拉伯四國建交。拜登時期繼續推動中東和解。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建交的風聲日濃。

 

哈瑪斯之所以發動軍事襲擊,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和其背後勢力,不願看到美國推動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和解進程。哈瑪斯擔心一旦中東和解,以巴問題就被邊緣化,其背後勢力更擔心以色列就此和阿拉伯國家交好,會危及自己在中東的勢力範圍。

 

於是哈瑪斯和其背後勢力,為了「一己私利」,把整個阿拉伯世界(甚至整個伊斯蘭世界)拖下水,讓中東無法和平。當然,哈瑪斯心中還有自己的小算盤,即用強硬的立場,博取巴勒斯坦人的支持,以取代統治約旦河西岸的法塔赫的「巴勒斯坦政府的正統地位」。這更是「一己私利中的一己私利」了。

 

這次加沙危機中,不少阿拉伯國家口頭上強烈譴責以色列,但實際上也深知中東和平不能被哈瑪斯所裏挾。實際願意出兵相助的哈瑪斯的,連一個國家都沒有。與加沙接壤的埃及,甚至連加沙難民也不肯接收。

 

拜登總統已誓言要繼續推動「兩國方案」,不能讓以巴回到加沙危機之前的「現狀」。

 

可以說,危機至今,拜登政府一直走在正確的路上。下一步,當加沙危機結束後,就是推動中東和平的長期解決方案了。

 

※作者為旅美學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