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近50年之後,我國F-5E/F戰機即將於今年底除役,圖為志航基地假想敵塗裝的F-5E戰機。(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冷戰期間為了取得裝備上的優勢,美國與前蘇聯為首的集團長年進行軍備競賽,並且在動盪的世局中,造就出不少廣為人知的武器系統,由美國諾斯洛普格魯曼集團研製的F-5系列戰機便是其中一例,但這款捍衛我國空域近半世紀的經典戰機,正隨著時間逐漸老化,因此在今年底,預計F-5E/F構型戰機都將除役,走入歷史,但部分屬於偵察用的RF-5構型戰機則將持續服役。
軍事新聞媒體The War Zone指出,不具名的我國軍方官員在日前證實,隨著新一代國造高教機T-5「勇鷹」(Brave Eagle)陸續服役,包括AT-3「自強號」高教機、F-5系列戰機都將逐步卸下戰鬥任務,其中服役近50年的F-5E/F「虎式二型」(Tiger II)戰機,將於今年底除役,但偵察構型的RF-5則將繼續捍衛空域,直到包括MQ-9B「海上衛士」(Sea Guardian)無人機,以及持續進行升級的F-16戰機,完成MS-110長程偵照莢艙的整合後,才會卸下重擔。
報導表示,「勇鷹」高教機由F-CK-1「經國號」戰機衍生研發而成,未來將同時取代AT-3高教機,以及主要作為進階戰鬥訓練用的部訓機(LIFT)F-5E/F,成為我國新一代飛行員的搖籃;T-5原型機在2020年6月首飛,目前66架量產型機種,則正在由負責研發的漢翔航空工業公司(AIDC)進行生產、交付作業。
「勇鷹」高教機的服役,也代表我國空軍飛行員培訓架構的調整,在此之前,我國飛官必須經過T-34C螺旋槳初教機、AT-3高教機以及F-5系列部訓機的歷練,未來則將簡化為T-34C初教機,T-5高教機的架構,除了提升培訓的效率,也能強化飛官對先進飛航系統的熟悉程度。
因此,F-5戰機的除役,一方面象徵我國空軍戰力邁入新時代,一方面也形同F-5系列戰機生涯即將走向終點。報導指出,美方在1965年時,同意向我國提供第一代F-5A/B「自由鬥士」(Freedom Fighter)戰機,汰換舊式的F-86「軍刀式」戰機,且其中有一部分F-5A/B戰機,曾在美國政府要求下移交南越空軍使用,隨後多數提供給泰國、土耳其與菲律賓。
在F-5E/F投入服役之後,我國空軍便以F-5A/B戰機作為高教機使用,並於1996年時全數除役,其中有部分被改造為QF-5靶機,供美方進行飛彈測試使用。根據美國與我國在1973年所簽署的協定,我方將F-5A戰機交付南越政府之後,在美方的授權下,由漢翔公司進行大多數F-5E/F戰機的組裝,最終我國總計持有242架單座型F-5E戰機,以及66架雙座型F-5F戰機。
到了1980年代,F-5E/F成為我國空軍最主要的作戰力量,近300架該系列戰機構成了6個聯隊的戰力,隨後F-16戰機、F-CK-1「經國號」戰機的陸續引進,則推動了空戰能力的現代化。
除了捍衛我國空域之外,在1979年至1990年之間,我國將近千名F-5戰機飛官與地勤人員,曾經在北葉門執行絕密的「大漠計畫」(Great Desert Program),在阿拉伯半島對抗共產勢力擴張,寫下另一頁奮鬥史。報導指出,目前我國仍在服役中的F-5E/F戰機多隸屬台東志航基地的第七飛行訓練聯隊,作為部訓機使用,RF-5E則隸屬第12戰術偵察機中隊,部署於花蓮基地。
隨著我國可望在2024年開始進行MQ-9B無人機培訓,並於2025年開始獲得該款裝備,加上升級後的F-16V構型戰機可搭載的6套MS-110莢艙,將於明年開始交付,RF-5E將逐漸除役,替捍衛我國空域近50年的F-5E/F戰機發展史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