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拜登與習近平在印尼G20峰會上會談,預料兩人下周將再會面。(美聯社)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下周在舊金山登場,預料在峰會期間,美國總統拜登將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舉行會談。美國外交關係學會(CFR)學者撰文指出,美中當前有四大議題,最重要的當屬台灣,儘管此次會面有助美中關係及國際局勢和緩,但很難期待會有重大突破。不過也因為美中之間的高度分歧,有學者不認為台灣會是這次兩國領導人會見的重點議題。
CFR中國研究資深員張彥(Ian Johnson)表示,台灣、類鴉片止痛劑芬太尼(fentanyl)、以巴衝突、氣候變遷是當前美中關係的四大議題,其中台灣必定是最重要的議題,中國反對台灣獨立,習近平希望拜登能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立場,可能還希望拜登進一步宣示不支持台灣大選中的特定候選人,中國的目標是對中態度較柔和的國民黨候選人勝選。
Great primer on the upcoming US-China summit by my colleague @iandenisjohnson Can a Summit Ease U.S.-China Tensions? https://t.co/BQnjr7mHOT via @CFR_org
— Josh Kurlantzick (@JoshKurlantzick) November 8, 2023
濫用芬太尼已成美國年輕人主要死因之一,拜登可能希望習近平承諾管制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原料。對於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中國反對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但無意「強力」選邊站,讓雙方不太可能有共識。美中可能聲明要共同因應對氣候變遷,這將一大策略轉變,兩國是全球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卻非減碳的領頭羊。
張彥指出,不要期待「拜習會」能有重大突破,外國政要會見中國領導人後,帶回大批商業協議等成果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不過這也不是壞事,因為這些會談往往空洞,簽下的協議常常沒有兌現。
不過也因為美中兩國在台灣議題上有「根本分歧」,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說,拜習會不是可以坦率討論對方對台措施的環境,因此可能會「盡可能減少」討論台灣,他還提到,如果有一天中國開始談論「最後期限」之類的問題,才會表明中國對台立場出現「重大升級」。
張彥的文章則指出,儘管會談是空話,但當下與中國保持高層對話依然很重要,因為在習近平打破慣例三連任中國領導人,同齡官員多已離開政壇,身邊只剩唯唯諾諾的奉承者時,美國很難掌握習近平如何做成決策,也有理由懷疑,習近平甚至可能不知道美中軍機的對峙有多危險,以及為何美國民眾對中國的觀感變得如此不堪,如果拜登能親自說明與解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