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O專文】警示台灣應敦促美方軍售如期交貨 避免戰爭爆發缺乏武器

郭正原 2023年11月23日 15:51:00
華府智庫發表文章,指出台灣應加緊和美方合作,敦促運交軍購武器事宜。圖為美軍清點援烏的155公厘砲彈。(美聯社)

華府智庫發表文章,指出台灣應加緊和美方合作,敦促運交軍購武器事宜。圖為美軍清點援烏的155公厘砲彈。(美聯社)

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22日發表專文,警告台灣當局應當敦促華府設法加快交付積壓的軍購武器裝備,避免若台海突然爆發武裝衝突,陷入缺乏適合的武器裝備困境。

 

這篇對台示警的文章是由柯恩(Jordan Cohen)與戈麥斯(Eric Gomez)兩位學者共同撰寫,內文指出當前台灣等待交貨的美製武器價值高達190億美元(約5980億新台幣),相當於2024年一整年的國防預算;然而外界認為,拜登(Joe Biden)政府只願意向急需的烏克蘭與以色列運交武器的作法,會讓台灣緊張,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文章提到,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李淳日前在哈利法克斯安全論壇場外受訪時曾表示:「美方雖然受到烏克蘭戰爭跟以哈衝突影響,但並未削弱其履行對台運交軍購武器承諾的能力,雖然有所延誤,但與俄烏戰事無關。」文章警告,台灣官員不應表現出如此樂觀的態度,雖然目前美國對台軍售積壓問題的確與其他區域衝突相互影響有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正逐漸累積增加交互作用。換句話說,台灣官員的確不是「吹口哨壯膽」,但當前趨勢顯得台灣距離危險情況越來越接近。

 

文章分析,台灣軍購武器和美國支援烏克蘭與以色列有兩個明顯不同之處,一則是提供武器的法律基礎,二則是武器本身的不同。在法律層面上,美國對台大多是走對外軍售模式(FMS),涉及漫長的行政程序並涉及軍工產業的製造與銷售流程;而援助烏克蘭和以色列則是利用總統撥款權(PDA),直接從美軍庫存中撥出並立即交運。透過PDA交付武器流程更快的一個原因,則是武器都是已經製造完成的狀態,實際上對台軍售的武器種類(例如反艦飛彈與長射程飛彈),反而與其他國家(尤其沙烏地阿拉伯)的軍購更為相關。

 

改採購M142多管火箭
先前國軍曾有意採購M109A6自走砲,因美方明言產線排擠效應無法交貨而改採購M142多管火箭。(美聯社)

 

然而,隨著烏克蘭戰事陷入僵局以及華府表態將提供以色列更多支持,已開始擠壓到對台軍售的領域。今年7月,拜登政府透過PDA向台灣轉移價值3.45億美元的裝備,但未公開細節內容;文章指出華府的確可以利用PDA來快速解決部分積壓對台軍售的問題,但這可能會造成台灣與烏克蘭之間爭奪有限的資源;美軍減少庫存也需要生產補充,進一步延遲了量產排程和對外軍售的時程,例如之前台灣原先希望採購M109A6自走砲,但最終不得不改採軍購M142多管火箭。

 

 

而在「以哈衝突」之後,更加劇美軍本身的戰備庫存壓力。隨著戰事越演越烈讓烏庫蘭需要更多更好的武器,同時美國與北約也希望能打造烏克蘭軍隊更接近北約軍隊,美方向烏克蘭軍援更多武器,也惡化台灣軍購積壓的問題。例如M142多管火箭、M1A1主戰車、F-16戰機以及ATACMS短程彈道飛彈等,也和台灣軍購的武器重疊(即便F-16是二手機也需要整理翻新)。而若是「以哈衝突」導致中東衝突局勢升級,尤其涉及到真主黨和伊朗時,台灣取得先進防空飛彈系統和長程飛彈的時程,可能進一步延宕。隨著全球衝突加劇,美國軍工產業鏈無法為台灣生產武器的風險正進一步增加。

 

文章結論認為,台灣當前已經有高達190億美元的軍售武器訂單積壓,而且恐怕隨著時間會變得更糟,因此應尋求與美方共同認真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持續加強對中國的防禦和威懾能力。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