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K預警機未做6道檢查「機腹著地」衝出跑道 監院糾正國防部

上報快訊/賴婕羽 2023年11月24日 15:27:00
屏東基地一架E-2K預警機(如圖,非當事機型)2022年11月進行飛行訓練時,傳因飛行員「手口不一」未放起落架就落地,導致機體嚴重損毀。(資料照/張哲偉攝)

屏東基地一架E-2K預警機(如圖,非當事機型)2022年11月進行飛行訓練時,傳因飛行員「手口不一」未放起落架就落地,導致機體嚴重損毀。(資料照/張哲偉攝)

國軍屏東基地一架E-2K預警機,在2022年11月25日上午進行飛行訓練時,傳出因飛行員「手口不一」,未放起落架就落地,導致機體嚴重損毀。對此,監察委員浦忠成、賴鼎銘和蕭自佑,申請自動調查,監察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天(23日)審查通過調查報告,提案糾正國防部

 

根據三位調查委員調查發現,本案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正、副駕駛應依飛行訓練手冊協力完成6道起落架檢查程序,而副駕駛雖然向塔台報告「Gear Check(完成起落架檢查程序)」,但其實兩人並未進行其中任何一道檢查程序,事實上,只要其中一道程序被完成,就可以避免事故發生。

 

此外,當時三邊轉四邊時,教官為了強化學員的學習效果,刻意消除因1997年事故後所加裝的起落架未放警示音響,導致後續因專注在訓練科目而沒注意起落架伸放情形,也是事故的原因之一。

 

 

監委說明,在地面管制方面,調查也發現地面飛行督導人員並未全程掌握預警機進場的動態以及外型,待其進入清除區時,才發現該機未放起落架,但此時早已來不及警告。

 

最後,監委表示,本案同時涉及飛行員的復飛及轉服評估機制,而委員們也表示非常理解飛行員培養殊為不易,但從復興航空235號空難經驗顯示,如果飛行員欠缺緊急應變能力,將會造成飛安、人員及裝備的重大潛在風險,空軍應對此研謀精進作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