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力量」源於人們的信念,因此即使說話時的遣詞用字不慍不火,毋須任何的權謀算計,亦不必言語盛氣凌人。(美聯社)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What we think we become.
「思想會化成語言,語言會化成行動,行動會變成習慣,習慣會變成個性,
而個性會決定命運!我們怎麼想,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英國「鐵娘子」(The Iron Lady)前首相柴契爾夫人
語言不只是一種表達、溝通的工具,語言的背後,更是一種價值信念。舉凡二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在國會號召英國人民堅決抵抗納粹德國侵略所發表的那場著名演說「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直譯:我們將在沙灘上戰鬥,或譯:我們將戰鬥到底),至今仍具有激動人心的力量。
過去長期以來,許多台灣人或許早已習慣日常那些政論節目或選舉造勢場合中各種誇張化、戲劇化的情緒性言詞,以致產生某種程度的語言麻痺或對政治冷感的情況。然而,自從近日蕭美琴宣布參選民進黨正副總統「賴蕭配」之後,包括先前在她擔任駐美代表期間的公開演講、國際記者會,乃至於回顧其從政的生命歷程(如民視「台灣演義」)與個人專訪(如年代新聞「雅琴看世界」)等各式影片也紛紛出爐,旋即備受廣大關注、令人耳目一新,並且讓人們明顯感受到,一個政治人物的談吐得體、用詞說話清晰是何等重要!
換言之,蕭美琴的這些公開談話及演說內容,幾乎是給台灣所有的政治工作者做了最好的示範:所謂「語言的力量」源於人們的信念,因此即使說話時的遣詞用字不慍不火,毋須任何的權謀算計,亦不必言語盛氣凌人,也能夠很清楚向聽眾傳達一股強大的感染力。
擔任駐美代表期間,蕭美琴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曾經表示,她的外交工作有如走鋼索。為因應中國新一代外交官咄咄逼人的「戰狼」模式,她自比為「戰貓」(Cat Warrior)。「貓能走鋼索,以靈活而有彈性的方式保持平衡」,她說。
彼時為了贏得國際友人的友誼,蕭美琴積極穿梭華府,幾乎每天都與拜登政府高級官員通話,並與國會兩黨領袖密切接觸。甚至就連宴客活動也都不忘以「美食外交」宣揚臺灣傳統特色小吃,不僅在官方獲得好評,亦貫穿到美國民間。《紐約時報》稱她是華盛頓最有影響力外國大使之一,去年(2022)率團訪台的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更盛讚她是一位出色外交官和戰略思想家。
2021年7月,蕭美琴受邀在「全美議會交流理事會」(American Legislative Exchange Council,簡稱ALEC)發表英文演說。她在演說中先是侃侃而談「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緊接著話鋒一轉,指出中共自從1996年台灣舉辦第一次總統直選以來,每一次的大選,都可以看到中共介選的影子,因此在未來的過程,她更期勉台灣人也要不斷地教育自己、要能夠辨別是非、要對自己的前途有信心。隨後即以幽默的言詞「They have a very low anger threshold」來嘲諷極權統治的中共官方「怒點超低」,並提出有力反駁「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a narrative: They claim that democracy is not suitable for Asian people.That is a lie. That is false. And Taiwan is living proof of that.」(中共認為亞洲人不適合民主,這是錯誤的謊言,而台灣就是活生生的證明)。最後她還語帶幽默地建議,如果美國青年不喜歡孔子學院,非常歡迎他們可以來台灣學中文,絕對不會因為推特或任何事情而受到牢獄之災。
演講影片中,只見台下一片歡笑聲及鼓掌聲不絕於耳,精彩的演說內容也全程公開放在Youtube影音平台受到高度讚賞。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聆聽蕭美琴的英語演說真是一種享受,咬字清晰、音韻流暢,讓人想要一聽再聽,簡直會讓人上癮。
有趣的是,甚至還有些網友認為,蕭美琴在美國外交的重要影響和演說魅力,不禁令人想起當年(二戰時期)蔣宋美齡在美國國會演講的身影。
話說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美結為同盟國。為了取得美國對中國更多的支持,蔣宋美齡作為蔣介石的特使,於1943年赴美進行外交斡旋,先後在美國國會、紐約市政廳等地以流利的英語發表即席演說,生動地向美國人介紹中國人抗日的英勇事蹟。據說當她演講每至一個段落,皆受到議員聽眾們熱烈的掌聲,自此成為廣受美國政界、公眾歡迎的人物。
此處無論是蕭美琴或蔣宋美齡,其實都存在相當的共通點:她們都是以東方女性的身份前往美國負責外交遊說工作,同樣集智慧、優雅於一身的風範,以及充滿魅力的精闢演說,從而獲得美國廣泛的認可。
如今回首2023年11月23日,無疑將是台灣總統競選史上最戲劇化的歷史時刻。在這一天內接連舉辦的兩場記者會,不僅作為區別「民主核心價值」的分水嶺,同時更是對照人心「高貴」和「醜陋」的雲泥之別。
首先是上午蕭美琴剛剛宣布參選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的第一場「國際媒體記者會」,只見她從容不迫地面對幾十家國內外媒體記者,全程皆以優雅而自信的中英文雙語對答如流,台風穩健大方、氣質高雅不凡,誠然展現了一位副總統候選人該有的格局與能力。綜觀其用詞精準合宜,格局、視野之寬廣,未來再更上層樓當總統,指日可待。
接續其後的另一場,則是在傍晚的君悅飯店,眾家媒體鏡頭前,卻是五個平均超過六十歲、面目可憎的老男人彼此各懷鬼胎(網友戲稱:「五漢廢言」),每個人看起來似乎都有很深的怨念,都想要算計對方,最後結果就是共同上演了一齣互揭瘡疤、醜態畢露的「藍白合」荒謬劇。試問這樣的品格和能力要如何治理國家?就連參選都已經是讓人笑話了。
眾所皆知,自幼生長在多語環境的蕭美琴不僅英文流利、辯才無礙,她的沈穩自信和高情商的優雅氣質,亦是令人印象深刻。
事實上,回顧過去蕭美琴的政治生涯並不順遂,但一路上的艱困與挫敗都沒有擊垮她,反倒令她越挫越勇、不卑不亢,展現台灣人的堅韌性格。
而我以為最難得的是,她在年代新聞台「雅琴看世界」的個人專訪中所展現的「反躬自省」。蕭美琴坦言:自己年輕的時候確實比較「Aggressive」(積極),比較想要突顯自己、比較愛表現。因此後來每次看有人在重播當年她用英文質詢金溥聰的這段影片時,她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甚至有點後悔。她表示經歷這麼多年到現在這個階段,會覺得沒必要用為難別人的方式來呈現自己,「但這也是年輕的我」。
要知道,一個人能夠勇於在鏡頭前公開「反省自己」,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當初她在花蓮蹲點深耕十年間經歷了崎嶇坎坷的成敗起落,花蓮人最後決定把蕭美琴還給國家,讓她有機會去拚外交,但她卻始終一直有情有義,甚至還在專訪節目中念念不忘當初投給她的「56485位花蓮鄉親」,委實令人動容。
由此可見,以往種種這些挫折與外交歷練真的可以沉澱一個人,乃至化作成長的養份,尤其當你身處在國際之間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與互相角力之中,惟有表現出沉穩內斂,才能保持自身的格調與深度。
※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