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的難題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主要由政治因素所造成的政治問題。(美聯社)
西方的去風險化舉措已經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影響,疊加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倒閉潮、失業潮、返鄉潮這三潮合流重擊經濟,民生難上加難。
今年大部分時間裡,外國投資者一直對北京當局的政策感到不滿,中國官方公佈的經濟資料清楚地證明了西方「去風險」策略對中國經濟產生的衝擊。10月份製造業意外收縮,而出口則加速下滑。中國7-9月外國直接投資首次出現季度逆差,顯示資本外流壓力。
據路透社11月28日報導,美國傢俱公司Industry West負責人喬丹·英格蘭(Jordan England)說,他的公司的中國供應商是業內最好的,但地緣政治和經濟放緩促使他從墨西哥、東南亞、東歐和中東採購更多產品,「我正在尋求離開中國。」
他指出,2018年華盛頓對北京徵收貿易關稅後,許多企業開始實施多元化戰略,以確保它們不完全依賴中國供應商。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新資料表明在華外國公司不僅拒絕將收益再投資,而且正在出售現有投資並將資金匯出中國。報告說,這種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削弱人民幣並削弱中國的經濟增長潛力。
企業界長期以來對地緣政治、北京收緊監管以及國有企業更有利的競爭環境感到擔憂。但是這次不一樣,這是自中國向外國投資開放四十年來,高管們首次對長期增長前景表示擔憂。
智庫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上周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首席執行官表示,中國的需求尚未恢復到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準。
英格蘭表示,他擔心同樣為中國國內市場生產的中國供應商將如何應對該國嚴重的房地產市場低迷。「我擔心這些工廠的工人數量會從500人減少到200人,再減到100人。」
貿易機構表示,鑒於北京推出更廣泛的反間諜法、對諮詢公司和盡職調查公司的突擊檢查以及發佈出境禁令,疫情後中國總理李強曾宣佈中國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卻遭到了一些西方董事會的懷疑。
春華資本創辦人胡祖六表示,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不斷增加、資本市場前景黯淡,以及此前對科技和教育等行業監管打壓產生的持續影響,中國目前的狀況對實體經濟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害。他還說,專注於中國的私募股權公司正在將資金轉移到東南亞、澳大利亞和歐洲。
西方採取去風險措施疊加中國經濟內部復蘇乏力,中國儲蓄倒閉潮、失業潮、返鄉潮。
中國企業大量裁員,因為找工作相當艱難,許多離職者不會再回大城市,提前出現回家過年的返鄉潮。
倒閉潮、失業潮、裁員潮已經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大量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白領」因企業裁員,提前三個月返鄉過年的話題,一度成為微博熱搜。
近期網傳裁撤部門及裁員的有近二十家大型民企。在中國社交平臺抖音,有線民感歎被企業裁員後,很難再就業。一名男子在網上抱怨,他失業五個月,線上投了八千多簡歷,線下面試約二十七家公司,但未被錄取。
中國字節跳動旗下的遊戲部門朝夕光年稱,旗下遊戲業務將進行業務收縮。對已上線的且表現良好的遊戲,會在保證運營的情況下尋求剝離;對還未上線的專案,除少量創新專案及相關技術專案外,均會關停。27日,朝夕光年多個項目召開內部會,向員工通報了上述安排。另有消息指出,位元組跳動要求員工在12月前停止開發尚未發佈的遊戲,同時將尋求剝離已發佈遊戲的方法。
據自由亞洲電臺11月28日報導,上海一位元不願公開姓名的互聯網公司員工披露,上海、深圳有大量科技公司倒閉、裁員,無論是中層還是技術人員都被辭退:「停止開發新產品,遣散技術人員,包括一些中層職位的管理層。這些人離開之後,估計不會再回到上海了。」
在網傳的視頻中,深圳一位元市民說,離過年還有幾個月,已經有大量打工者因找不到新工作而提前返鄉過年。她說:「現在才11月份,深圳竟然出現大量的返鄉潮,聽說已經有上百萬人提前從深圳離開,有些人在走的時候真是發出撕心裂肺的呐喊,這次走了之後,再也不回來了。其實提前返鄉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今年提前了三個多月,甚至還衝上了熱搜。」
對於目前中國經濟的困境,資深財經評論人蔡慎坤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中國面臨的難題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主要由政治因素所造成,是政治問題:「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或外資或官員,還是普通人,現在對未來沒有信心。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不會去作深度、長遠的打算。企業家都是考慮怎麼樣過一天算一天,而個人就更不用說了。」
蔡慎坤說,現在中國的問題不是靠政府出台某一個政策,包括日前出台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措施,其實沒有實質性內容:「你(政府)要發展民營經濟要創造良好環境,你現在沒有良好環境。民營企業被完全排除在外,你光喊口號,沒有實質性內容。你怎麼樣把民營企業帶動起來。」
11月27日,中國央行網站發佈的資訊顯示,中國央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全國工商聯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
《通知》強調,對於民營企業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加大對民營企業債券投資;支持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並購重組等。
值得注意的是第18條內容:拓寬銀行業金融機構資金來源管道。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用於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對於支援民營企業力度較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符合發債條件的前提下,優先支持發行各類資本工具補充資本。
對此,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認為,中國央行無錨印鈔大量發行貨幣,已經形成流動性「黑洞」,再釋放流動性也對提振經濟無助力作用。而「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用於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則是試圖把多餘的流動性吸收回來,然後調整資金流向,經濟形勢不好、資金集中在國企方面的弊端凸顯。
※本文授權轉載自《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