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陣營攻擊新潮流等於攻擊賴清德,既為削減新系與黨內各派系互動能量,也為總統選舉所可能引發權力移轉的焦慮,提供排擠新系的理由。(資料照片/攝影:王侑聖)
在這次總統大選三角督的選戰中,藍白兩邊先眉來眼去,合作破局後,雙方又鬥的你死我活,連演數月的宮鬥連續劇,除了佔據競選議題的版面外,也衍生出藍白一起砲打新潮流的戲碼,雖不至於搶走主戲,卻也相當令人不知所以。藍白兩掛不約而同一起砲打新潮流,究竟所為何事,也不難猜想。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直接攻擊賴清德,製造民進黨權力階層內部的派系矛盾。
從黨外時期走來的民進黨,經過不同階段的民主化歷程,早已形成由各派系依據選舉實力共治的運作慣習。誰能夠通過不同層級的選舉考驗,誰就能夠取得攀爬權力金字塔位階的門票,參與黨政運作,分配資源,進而朝執政大位前進。既然選舉是取得執政的唯一方式,各派系莫不積極推出候選人贏得選戰,強化分配資源與權力的正當性。民進黨內每一個派系的名稱,既是標籤,也是品牌,都標舉著派系的核心價值,反映著選舉票房實力。選舉一旦成了檢驗派系實力的標準,如何藉由選舉過程獲得更多各級民意代表的席次,更是吸引各派系競逐選舉市場,提升自身政治戰略位置,擴增政治能量的出路。
從初選到大選,不管多席次或是單一選區,因選舉競爭所引發的放話、角力、對戰、拉票所形的緊張關係,都為日後增添派系恩怨的話頭。結怨江湖,原本也可以相忘於江湖,派系各有立場與路線,大路向天,各走一邊,只是選舉不是只有一次,而是一屆接一屆的賽局,每次累積的選舉嫌隙,往往蔓延累積成派系的恩怨。在民進黨各派系中,新系被認為是最會選舉的派系,卻也因為選舉而招來顧人怨的批評。然而,面對權力分配的政治滋味,仍必須與新系維持某種程度的合縱連橫關係。
在民進黨的兩次執政期間,每回黨內權力改組,新系往往被各派系指責在權力分配上佔盡好處。如果,盤點過往執政權位的分配,新潮流系被任命部會首長的人數,較其他派系是少之又少。新系各級民代的數量也非最多,據此認定新系是執政勝利組的批評,無疑是懷璧其罪。
新潮流從黨國威權統治時期以來,就是帶著反抗軍的意識投入選舉野戰。沒有勇於下鄉開拓,就不能存活於選舉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沒有創新的嘗試,就無法區隔同行。如果將選舉比喻成各派系藉以生存的市場,各派系推出的候選人無疑就要針對選民需求來提供可以提高選民期待的產品,才能獲得選民青睞、協同參與、繼續支持未來的政治之路。如果以公司來比喻各派系,新系對於候選人的養成與售後服務,是經過一長串的歷練與雕琢之後,才送進市場,供選民檢驗。新系的組織紀律,一如公司的內部控制機制,控管新系所面臨的政治風險與政策效能。
新系所以與其他派系不同的原因,便在於強調組織人才的甄補與紀律是延續組織生命的不二法門。透過選舉過程中廣泛的社會動員的歷程,來甄選、培育、訓練政治新人在行政、思維的實踐能力是訓練新人基本科目。
成立於1984年的新系,即將邁入不惑之年的政治40歲,新系從為人作嫁,到可以獨立推出總統候選人,經歷了相當漫長的選舉洗禮才衝到世代接班的第一排。新系不管是推舉基層的里長、地方議員、立委、到地方行政首長,乃至於競選總統或擔任行政院長或部會首長的人選,都經歷過漫長的選舉民意的檢驗與行政上的考驗。新潮流不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政團,有組織,有立場,有紀律,相信團結就是力量,信奉單打不如團體行動,儘管如此,成立近40年的新潮流,跟所有的組織一樣,也會面臨世代交替的問題,派系成員對於政治浪漫派與務實主義典範移轉問題。
在選舉的過程中,有得有失,有戰功,當然也會犯錯;低調、選舉聲量大的新系,往往招來許多人附稱新系者流,而新系往往不語,極少公開出面解釋誰是或不是新系成員。江湖上傳聞,要加入新系需要有人推薦,那是真的。江湖上也傳言,退出新系的成員也不會太少,那也是真的。因為,新潮流就跟其他的社會組織一樣,入會要有人推薦,違反組織規章,離去是自然,一如工作面試,合則進用,不合密退,無須敲鑼打鼓。強調組織紀律,維護價值,都是組織的基本運作法則,如此作風並無神秘之處,亦無呼風喚雨之勢。
當藍白陣營以張冠李戴,含沙射影的方式將新系描繪成為貪腐政團,選舉的政治意圖明顯,但是,新系長期以來,既未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坐享大部分行政資源,更不曾放鬆派系紀律,調降新系維護自身主張與價值的努力。這是新系對於政治的承諾也是對於社會的承擔。
越級打怪攻擊新潮流等於攻擊賴清德,既削減新系與黨內各派系互動能量,也為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所可能引發權力移轉的焦慮,提供排擠新系的理由。若藍白戰隊無法跟新系直球對決,大概也只能繼續用真真假假、繪聲繪影、捕風捉影的手法開記者會,提出欠缺嚴謹,連人事關係都不搭的「新潮流12護法圖」,或是柯式「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侯式「新潮流不散,台灣了一半」等充滿被迫害妄想症式的口號來攻擊新系。
柯P對於新系的仇恨度破表,若不食新系的肉,寢新系之皮,難消其市長選舉心頭之恨。由黃轉白,與柯P相見恨晚、扛阿北救阿北的黃國昌,以及以爲新北就是天下的侯侯做代誌等人大概沒想到,新系對於三人的行徑根本毫無懸念,早就看穿了前後不一、變來變去的變色龍手腳,證明新系對政治人物的觀察與判斷,確有先見之明。
新系經過40年的發展說明了,路再怎麼遠,只要開始出發,遲早會到達目的地。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政治這條路上同伴共行的新系兄弟姊妹們,如何穿越政局跌宕起伏的迷霧,一路銘刻具有台灣特殊風味的地方治理印記。至於評價,則留給後世人間。
※作者為民間非營利組織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