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A+H股房企市值已跌近三成,圖為6月北京一處建案。(美聯社)
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截至18日,今年上市房企市值平均縮水達27.75%,跌幅為歷年最重,預估全年開工住宅面積很難突破10億平方公尺。
第一財經報導,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8日,中國A+H股共181家上市房地產企業總市值,較年初下降27.75%。受疫情結束後宏觀經濟低迷以及房地產市場探底影響,兩市地產股股價跌幅加深,其中H股整體更是慘跌32.15%。曾經房地產的金字招牌「招保萬金」(招商地產、保利地產、萬科、金地集團),股價表現也讓中國股民「倍感淒涼」。
作為業界「地產一哥」的萬科A年初至今股價跌幅已達四成,投資人開始擔憂股價會掉到個位數;保利發展股價年初至今跌幅約三成,日前緊急回購護盤;金地集團股價更在年內跌幅近六成。
報導引述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RIC)數據,顯示從2021年開始,中國上市房企股價就逐漸下滑。大陸A股100家上市房企的總市值在2021年底、2022年底的跌幅分別為10.17%和8.39%;香港股市81家上市房企的跌幅則分別為23.53%和6.7%。
目前房地產類股總市值只剩約1.2388兆人民幣(約5.34兆元新台幣),創3年以來的低點。而今年房企被強制下市的占比也是最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A股有16支股票下市,2022年42支股票下市,2023年迄今下市股票達43支;其中8家是房地產行業,占比最高。
(延伸閱讀:擔心產生信任危機 中國住建部:房企違約別與「爆雷」畫等號)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指出,當下房企出險事件仍有發生,行業投資信心不足、流動性偏弱、利潤持續承壓且整體縮表,板塊整體處於弱勢。特別是前期出險房企多數為大中型上市房企,對投資人信心造成更大程度衝擊,因而市值持續走低。
不過,第一財經另一篇報導還提到,多名受訪人士認為,新房供應量整體上會有所減少,但並不會因此形成供不應求的情況。過去2年間,核心城市優質地塊成交量明顯增加,這些項目的開工入市將保證高能級城市的供應強度;而三四線城市還面臨著大量新房庫存。樓市接下來將進入去庫存的週期。整體來看,短期內房價上漲壓力可控。
另外,歷經過去2年的深度調整,在新房之外,二手房正在逐漸成長為市場的有效供給,並在全部房屋交易量的比重中創下新高。據統計,2023年在蘇州、南京、合肥的二手房成交比重上升明顯,已超過60%。業內預計,2024年二手房成交比重將持續上行,越發凸顯存量房產市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