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乾旱嚴重「陷塞船惡夢」 加上紅海危機恐再拉高運費、影響全球供應鏈

劉孜芹 2023年12月29日 13:55:00
巴拿馬運河因為今年聖嬰現象嚴重,現在每天的船隻過境量遠不如平時。(美聯社)

巴拿馬運河因為今年聖嬰現象嚴重,現在每天的船隻過境量遠不如平時。(美聯社)

今年南美洲的聖嬰現象嚴重,導致巴拿馬運河地區嚴重乾旱,運河航道交通受阻,不僅拉高運費,全球食品供應鏈也受到波及。美國向亞洲國家出口穀物的運輸船,被迫改走蘇伊士運河或繞經非洲好望角,延誤玉米、大豆等穀物出口,對日本等依賴進口的國家而言,可能影響食品和原料的採購成本,進而引發更多問題。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今年南美洲的聖嬰現象特別嚴重,巴拿馬10月的降雨量創下歷史新低,導致當地乾旱,運河水位下降。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只好限制通行該運河的船隻數量,12月每天只有22艘船隻通行,低於正常的36艘。聯合國數據指出,巴拿馬運河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貿易航道之一,每年約有1萬3千艘船隻通行,連接美洲與亞洲的海上運輸。

 

ACP日前曾表示,因為11月的降雨量優於預期,1月時會將每日過境量提高至24艘,但仍遠低於正常水準。這延誤了美國對亞洲的玉米、大豆和其他穀物的出口,這時正是這些穀物的出口旺季,事實上在收割季節,穀物船的數量容易波動,因此與時序固定的郵輪和貨櫃船相比,穀物船很難確保過境時段。

 

雖然ACP也允許支付所謂的「補位費」或「插隊費」,但插隊通行的時段拍賣價可能從140萬美元到200萬美元不等,支付200萬美元的過境費會讓美國至日本的航運成本增加50%。而且穀物的每單位價格通常不高,難以吸收額外的運輸成本,大部分穀物船根本無法承擔「插隊費」。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10月15日至28日期間,前往東亞的穀物船僅有5艘通行巴拿馬運河,而通行蘇伊士運河的穀物船較去年同期增加5倍,從7艘增加到33艘。越來越多船選擇通行蘇伊士運河,或繞經非洲好望角的長途航線。

 

不過,比起巴拿馬運河,通行蘇伊士運河會讓航程增加18天,繞經好望角則會增加22天。延長的航程也意味著更長的船隻租期,運輸船的租金也不斷上漲,12月4日,8千噸巴拿馬型(Panamax)運輸船的租金是每天21966美元,比11月上漲69%,是2022年7月以來的新高。

 

更糟的是,蘇伊士運河也因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的持續襲擊,而無法確保穩定的過境量。日本航運業坦言,巴拿馬運河水位下降和中東的緊張局勢,嚴重打擊了來自美洲的穀物進口。若運輸中斷持續,恐對日本食品價格產生影響。日本最大的飼料供應商「日本農業協同組合」已表明,會在明年提高動物飼料的運費,這將是2022年以來首次漲價。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