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觀察】夾縫中以攻代守 「柯式戰法」能否戰到最後?

仇佩芬 2023年12月30日 20:07:00
總統候選人只有一場電視辯論會下午登場,然而,高舉「新政治」大旗的柯文哲,並未提出不同於藍綠的新路線。(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總統候選人只有一場電視辯論會下午登場,然而,高舉「新政治」大旗的柯文哲,並未提出不同於藍綠的新路線。(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遲遲起跑的2024選戰,總統候選人只有一場電視辯論會。儘管是唯一,卻絕不是精華,反而更像是幾個月來三方口水戰的重播。尤其在這局亂鬥之中,高舉「新政治」大旗的柯文哲並未提出不同於藍綠的新路線,而是將師法自藍綠的互罵本事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以持續的攻擊回應賴清德的凌厲攻勢,和侯友宜刻意視而不見的冷暴力。就像面對這場選戰,柯文哲必須緊緊守住三雄鼎立的格局,退一步便是真正的泡沫邊緣。

 

 

隨時伺機發動攻擊 遇爭議以攻擊轉移焦點

 

這一場總統選戰發展至今,柯文哲在獲得民眾黨提名後,一下慷慨激昂地誓言參選到底,一下又向藍營「兜售」合作的各種可能性。幾個月來與郭台銘的曖昧牽扯,和與國民黨的爾虞我詐終至決裂,加上從台北市長任內就深埋心中對民進黨及新潮流的恨意,確定了柯文哲必須以三足鼎立為唯一生路的基本結構,而這個背景更宿命式地構成以攻擊代替防守的「柯式戰法」。

 

無論從選戰發展,或是這唯一一場三方正面交鋒的辯論,柯文哲不但隨時都在伺機發動攻擊,即使在自身遭遇攻擊或面臨爭議,也以攻擊對手做為轉移焦點的防守之道。說得好聽一點,這確實是轉移焦點,讓自己避開敵人正面火力的方法,但事實上就像柯文哲自己在辯論會上形容「在討論國家方向的場合談自己的房地產」,讓國政辯論顯得破碎化,也讓總統選戰淪為雞毛蒜皮的瑣事之爭。


 

柯文哲隨時伺機發動攻擊,即使在自身遭遇攻擊或面臨爭議,也以攻擊做轉移焦點防守。(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而這樣以攻擊取代防守的策略,更有其掩護不了的罩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延燒到辯論會場的柯文哲名下農地爭議。儘管早該料到這起爭議是「必考題」,柯文哲卻依舊以情緒性的「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帶過。面對無法正面回應的質問,柯文哲索性再一次搬出年邁的父親,加上不知是哽咽還是乾咳的「配音」,就這樣混完答辯時間。非但未能把握向有心了解真相的中間選民說明事件來龍去脈,更徒然讓自己再次成為各式迷因的嘲諷主角,某種程度上又救了整場辯論答非所問、顧左右而言他的侯友宜。

 

 

 

吞下侯友宜冷暴力 柯文哲「稱職」發揮協力角色攻賴

 

明眼人都看得出,在這場辯論會上,侯友宜對柯文哲的視而不見,顯然是有意在這個場合發動棄保的信號。最耐人尋味的是,面對侯友宜粗暴無禮的冷暴力,平素易怒的柯文哲非但沒有表露太多情緒,反而「稱職」地協同作戰,助力侯友宜猛攻賴清德。

 

這場辯論,侯友宜對柯文哲視而不見,顯有意在這個場合發動棄保信號。(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柯文哲並非沒有對侯友宜發動攻擊,但與攻擊賴清德時明顯的火力差異,用柯文哲津津樂道的毛澤東戰法來形容,就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統一戰線。這種「三分抗藍、七分抗綠」的策略,能否有效地壯大自己,將眼前這個三雄鼎立的格局堅持到底?或者終究只是一場失敗的政治實驗?

 

 

「新政治」是理念還是話術? 民眾黨是否泡沫化將見真章

 

而回到柯文哲一再宣示的參選初衷,是為了終結二分法的藍綠對抗,在台灣多年來二選一的結構中提供第三條路。柯文哲用承襲自藍綠的政治鬥爭手法,與藍綠打這場再傳統不過的選戰,且不論「新政治」之說最終是否自證只是話術,柯文哲能否守住不向任何一方傾斜的底線,讓自己跳脫被藍綠邊緣化的命運,又或者他心中正醞釀著新的盤算,為自己的政治生命打破三方鼎立的格局,不惜賭上民眾黨被泡沫化的風險,最後兩周將見真章。

 

柯文哲「新政治」之說最終是否自證只是話術,讓自己跳脫被藍綠邊緣化命運,又或者為自己政治生命,打破三方鼎立的格局,不惜賭上民眾黨被泡沫化風險,兩周後將見真章。(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