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大火】58名失蹤者恐已罹難 梅伊政府坦承辦事不力

林思怡 2017年06月18日 13:17:00
葛倫菲爾大樓火燒後的殘骸。(美聯社)

葛倫菲爾大樓火燒後的殘骸。(美聯社)

《路透》(Reuters)報導,倫敦警察廳17日透露,發生大火的葛倫菲爾大樓(Grenfell Tower)內失蹤的58人恐已罹難。如果最終證實這58人皆不幸罹難,這場大火將是倫敦自二戰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起意外。

 

對此,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承認政府辦事不力。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火爆抗議,梅伊承諾親自前往探視傷患,也將展開完整的公共調查(public inquiry),提供500萬英鎊(約新台幣1.98億元)現金救災。受災民眾在未來3周內會被重新安置到附近地區,並確保可以使用銀行帳戶和取得現金。

 

 

民眾在大樓附近張貼目前仍失蹤的受困者。(美聯社)

 

死者恐再添58人

 

倫敦高階警官坎迪(Stuart Cundy)解釋,推測的58名死亡人數為目前失蹤的受災民眾。

 

「我們被通知這場大火還有58人失蹤,因此我必須難過地推測他們已全數罹難。」目前確定身亡的大樓居民仍為30人

 

 

對於大火的後續處理狀況,民眾轟梅伊反應太慢,未在第一時間到受災地慰問民眾,也抨擊政府單位沒能提供完整資訊和協助給受難家庭。民眾16日高喊「我們要正義」(We want justice),進入葛倫菲爾大樓所屬的肯辛頓-切爾西區(Kensington and Chelsea)市議會抗議。

 

民眾獻花致哀。(美聯社)

 

梅伊在一則聲明中表示,救難隊和國家健保局(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等各方的援助固然值得稱許,「但在災難事發後的數小時內,提供給受難家庭的協助或資訊確實都不足。」

 

梅伊16日與葛倫菲爾大樓附近的住戶開會討論,與會者除了居民以外,也包含葛倫菲爾大樓的受害住戶和社區幹事,會後梅伊在層層警力的護送下離開現場。《路透》的攝影師描述當時民眾企圖追車,並朝梅伊大喊「可恥」(Shame on you)。

 

 

民眾怒火難「熄」

 

梅伊17日在唐寧街(Downing Street)首相官邸與住在肯辛頓區北方的民眾舉行超過2小時的會議,也召開政府會議討論救災處理,答應展開公共調查、提供500萬英鎊(約新台幣1.98億元)協助救災,並在3周內儘速重新安置受害家庭。

 

 

「公共調查的結果確定會回報給我,」梅伊強調,「我會對這起調查負責。」

 

剛榮升相當於副首相的內閣首席大臣格林(Damian Green)為梅伊辯護,稱她對這起事件感到「憂心如焚」(distraught)。

 

英國女王默哀

 

英國近3個月來發生多起恐怖攻擊與意外,除了曼徹斯特的演唱會攻擊,知名景點倫敦橋(London Bridge)4日發生廂型車衝撞人群,倫敦他處也發生至少兩起行刺事件。再加上14日的葛倫菲爾大樓大火,全英國陷入一片愁雲慘霧(somber)。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6日和孫子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走訪了安置部分生還者的社區中心,17日也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為罹難者默哀一分鐘。

 

 

女王17日發表官方生日宣言時表示:「在困頓之中,英國國民越顯堅韌不拔。在哀傷中團結,我們無私無懼,支持所有受到嚴重傷害和損失的人們重建生活。」

 

《路透》報導英國皇室鮮少直接傳遞這樣的訊息,由此足見英國舉國所處的哀痛有多深。

 

 

失職的首相

 

反對者批梅伊無法共感社會氛圍、對救災決策猶豫不決。

 

《泰晤士報》(The Times)專欄作者帕里斯(Matthew Parris)指出,梅伊近幾日的表現顯現她缺乏判斷力,顯得更不適任首相一職。

 

「深陷國會大選失敗的泥淖之中,同時在脫歐協商的前夕失去首相的權威性,不論從社會共識或實際作為,都無法看出(梅伊)能重建公眾的信心。」

 

 

為擴大國會權力,迎接即將展開的脫歐協商,梅伊將原訂2020年的國會大選提前至8日舉行,未料保守黨未達半數席次,如今必須倚靠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的支持,組成較不穩固的少數政府。梅伊19日也將展開困難艱鉅的脫歐協商。

 

「她是個失職的首相」帕里斯寫道。

 

【編輯推薦】

「FAAMG」挾龐大資金實力 大舉購併坐穩產業龍頭地位

 

【熱門影片推薦】

●丹麥夢幻風景之一 數千風箏飛舞天際

長城修繕危機四伏 騾子大隊成大功臣

●不滿川普禁令 博物館平反伊斯蘭文化

關鍵字: 英國 倫敦大火 脫歐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