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錯把「第三條路」當成願景,在定位模稜兩可的情況下以超越藍綠為號召橫空出世,以至於推出的政策經常互相矛盾。(攝影:陳愷巨)
2024總統大選圓滿落幕,儘管柯文哲獲得不差的26.46%得票率,所屬的「台灣民眾黨」也在政黨票大有斬獲,讓不分區席次較上屆再多三席來到8席,但距離柯文哲喊出的「超越藍綠」似乎仍有一段差距。
由柯文哲成立的「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在官網的簡介中闡述願景:跳脫「藍綠惡鬥」的框限,以「科學、理性、智慧、前瞻」的思考模式找出一條適合台灣前進的「第三條路」。然而,黨的智庫對「第三條路」(Third Way)的誤解,可能或多或少影響了判斷、左右了策略,進而奠定了選舉的結果。
柯文哲在選前一週也延續這個論調,以「為何台灣必須開創第三條路」(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on Why Taiwan Needs a Third Way)為題投書《經濟學人》,開出包括「經濟發展」、「國防準備」和「兩岸交流」三張國政處方箋。儘管如此,對於如何建構選民對一個「更好的台灣」的想像,依舊是模糊不清的。
其實,「第三條路」並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1930年代便有相關著作闡述這個概念,而後在上個世紀90年代前英國首相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的新工黨政府中透過政治實踐發揚光大。一開始專指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找到一條揉合兩條路線優點的中間路線,後來也被套用在其它的政治經濟場域中。
若是放在國際社會主義的發展上來看,「第三條路」旨在吸取布爾什維克理念和社會主義思想,並把兩者的優點結合為一種現實可行的體制,以實現社會主義這個「目標」。這也是為何近代多數採取「第三條路」的政黨,都是原本帶有左派色彩,為了拓展票源而往光譜中間挪移,乃至吸納部分右派政策。
簡單來說,「第三條路」是施政的手段,是政策擘劃的理念,但不是願景。民眾黨錯把「第三條路」當成願景,在定位模稜兩可的情況下以超越藍綠為號召橫空出世,以至於推出的政策經常互相矛盾。
反觀民進黨對中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1999年第8屆全代會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成功調和了民進黨內「體制內改革」與「體制外革命」的兩種路線、淡化了黨的台獨色彩,並在「台灣」和「中華民國」之間搭起了「中華民國台灣」的「broad church」,這其實就是「第三條路」的體現。
這個做法造就以「中間路線」為號召的陳水扁完成第一次政黨輪替,為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提供說服力,也讓賴清德在這個基礎上甩開容易被外界拿來借題發揮的「務實台獨工作者」認同,順利接棒執政。
英國預計在2024下半年舉行全國大選,最大在野黨工黨將有望取代執政的保守黨,意味著延續「布萊爾路線」的現任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有很大的機會成為下屆首相。誓言四年後「贏回國家」的柯文哲,在下架藍綠之外,或許可以開始研究要透過「第三條路」帶領台灣走向怎樣的願景。
※作者為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化研究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