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北東電網的電力供需嚴重短缺的最高原則就是公平正義,切勿把中南電北送,而不付擔額外費用,當成選項。(圖片為中火,台中市府提供)
根據台電中長期方案,建置中的儲能虛擬電廠約2 GW(如下圖),約可以取代中火4 燃煤機組在夜尖峰時段的供電。
當建置完成後,建議優先減少中火的煤電。畢竟中火排碳係數及重金屬的排放係數都比協和油電高。且彰雲嘉受中火影響的鄉鎮,是全台呼吸道標準化死亡率最高的區域。是2025 興達及麥寮煤電除役後,最應該優先除役的電廠。為了更快速淨零,優先是早一些讓中火除役。加上中火新增的2 燃氣機組,如此在2026,在不考慮用電成長的情境,中火就可以從現在的10 機組減少至5機組運轉,甚至在空汚季可以完全轉備用。
目前北東電網需6 GW 的電力,目前只剩和平煤電1.3 GW及協和剩餘的1 GW,還不足3.7 GW,如果加上北西電網額外補足的2.3 GW,仍然不足1.4 GW。需靠這儲能額外提供的2 GW,來補足缺口。目前儲能每度充放,單單電能費用台電要多花4.5 元(圖下圖)。以每日充放4 小時來計,全年充放29.2 億度,需花費131.4億元。這其實是為北東用電所增加的費用,較合理是應該由北東電網的用電戶出。
各區電力還是以自給自足為原則,中南電北送,電力損耗,汚染由中南部承擔,都不符合公平正義及節能等原則。根據2022 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每年高雄約200億度北送,其中送至台北160億度。台灣每年約發2300億度,但電力損失140億度電,一大部分是因為南電北送所致。以最近(2023/11)台電每度電售電成本3.92元,相當每年損失549億元。未來如再加上儲能成本,#每年要額外花數百億中南電北送,滿足北部電力需求。
MW 以上等級儲能加上大型火災的風險?現在是否是推動的好時機,其實值得商榷?還不如推2030 公車及公務車電動化之V2G。
有人認為儲能場址可以放在除役的核一及核二的場址,我的了解核一及核二除役拆除期間的25 年,場址是不能挪作任何用途。要25 年後才可以,現階段不能放儲能設施。
北東電網的電力供需嚴重短缺的問題,期待朝野可以理性客觀的去解決。核一、核二及核四等核電也好、四接也好,甚至協和一直不除役,支付高一些的電費作為中南電北送的損失,待地熱等技術成熟,再來除役都是選項。但最高的原則就是公平正義,切勿把中南電北送,而不付擔額外費用,當成選項。
筆者的看法其中四接是最好的方案,除了補足北東電力需求外,更可以作為基隆港船舶淨零作基礎建設,這也是 #歐盟幾乎所有重要港口都設LNG接收站的原因(如下圖)。
※作者為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