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錫堦:爭取青年支持 先解決三大困境

簡錫堦 2024年01月23日 07:00:00
進步的政黨和政治工作者,如僅採溫和改革,難以扭轉形象而被質疑騙取選票,必須大開大闔,回應民意,再創政黨生機。(攝影:張哲偉)

進步的政黨和政治工作者,如僅採溫和改革,難以扭轉形象而被質疑騙取選票,必須大開大闔,回應民意,再創政黨生機。(攝影:張哲偉)

和學者閒聊,他說10年前的大學生上課較認真、少作怪,但近年來深受短影音、圖像化影響,不看五百字以上的文章,也沒耐心看超過15分鐘的影片。雖辯才無礙但邏輯矛盾,起承和結論完全相反,卻能自圓其說。

 

2019年美國川普擊敗政治世家希拉蕊,打破傳統,倡言種族主義、性別歧視言論,缺乏邏輯的謬論怪談,起了新的政治風潮。一味討好基本盤民眾,說大話、貼對手標籤,以另類的意識形態與風格,擊垮強敵。此為美國極右派的政治變種,反被西方保守派民族主義者及民粹派者仿效,川普主義的支持者因而被稱為「川普主義者」。

 

英國前首相強生有「英國川普」之稱、巴西極右翼總統博索納羅也被稱為「巴西川普」、新當選的荷蘭極右派民粹主義政治人物懷爾德斯被稱為「荷蘭川普」、阿根廷極右派米雷伊總統被稱為「南美的川普」。對比台灣的柯文哲,也可稱為「台灣川普」。柯文哲從政以來,言論、作風都如川普,能討好年輕人胃口;藉抖音世代厭惡傳統政治人物,顛覆老派作風的政黨,造就柯文哲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政治明星。

 

藍營缺乏進步理念,親中保守甚難取得年輕人支持。綠營驚覺原本傾向泛綠的青年選票被柯文哲瓜分泰半,選後亟思如何贏回年輕人的支持。但福利政策加碼,大賣芒果乾也難撼動;王義川仿效川普,卻表現得非驢非馬,令人不以為然。筆者直陳時弊與建議,供藍綠政黨參考。

 

新世代怨嘆的「高房價」,實非房屋供需失調,而是投機需求過多所造成。央行統計,房市相關的房貸、修繕和建築貸款高達十二兆元,佔GDP五成。即令五年來禁止紅單買賣、調高利率與稅率,仍抵不過炒房暴利的誘惑,房價持續飆高。

 

柯文哲對社會住宅完全不懂,是十足資本主義保守思維的政客。例如臺北市明倫社會住宅三房型租金要價四萬元,引起非議,市政府與內政部為此意見衝突。省視內政部明定社會住宅租金為市價80%,弱勢家庭則為64%;明倫社區住宅租金約為北市均價70%,三房型則近90%。內政部和市政府皆依市場機制訂定租金,乃資本主義的思維,有違社會住宅的「社會價值」。

 

政府興建社會住宅,土地取自公有地,實不應計入成本,何況社會住宅只租不賣。歐美日與新加坡的社會住宅,都明定申請者條件,再依申請者所得計算租金,相同規格住房租金或有差異,並非一律以市價折算。社會住宅第一名的荷蘭,只要符合低收入、身心障礙、年長者、單親家庭、孩子較多家庭及社會新鮮人,都有資格申請。租金是依所得計算,甚至免租金,讓居住者有能力負擔。依此理念評斷台灣川普,戳破他虛假妄言,讓盲目支持的年輕人省悟。

 

日前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留下漏洞巧門來圖利炒房,重罰5000萬元徒具其文,未必切實執行。「囤房稅2.0」的《房屋稅條例》,新制採用全國歸戶,非自住稅率最高為4.8%,將於今年 7月上路。但對於囤房待價而沽,坐等暴利的炒家實無法遏止;年輕人看破手腳,根本無法有效壓低房價。

 

新世代怨嘆的「高房價」,實非房屋供需失調,而是投機需求過多所造成。(美聯社)

 

解決方案可參考德國。德國為了保障每個人都有房子住,將人民的「居住權利」列入憲法中,認為居住是基本人權,藉由法規刻意規範房地產價格的上漲。為了防止炒作,德國建立地產價格獨立評估機制,對地價、房價、房租等實行「指導價」制度;評估師要對評估結果負責,若不公正導致錯誤還須負法律責任。德國施行之「執行威懾機制」,使指導價制度順利執行,法律規定如果地產商或房東制定的房價或租金,超過評定的合理價格20%,就犯了《經濟犯罪法》,最嚴重者依「重利罪」判處徒刑。收取昂貴的租金者應予監禁3年或處以罰鍰,炒房獲取暴利情節嚴重者,最高可處10年刑期。因為「房價」也納入定價法、民法、高利貸、經濟犯罪法的範圍內,企圖炒房獲取暴利,在德國難以得逞。

 

台灣修憲困難,至少應在《平均地權條例》加入以上主張。並修改更嚴厲懲罰炒作的罰則,只要持有一房非自用住宅又未出租者就課3%囤房稅,三房者依稅率6%課徵,四房以上則每多一房即加一倍稅率課徵,增加炒房囤房成本,必定造成囤房者儘速與房客訂定租約,申報房租收入,或加速脫手或轉移,如此,政府可多收租金所得稅、贈與稅和土地增值稅。

 

再者,依市價每年課徵土地稅和房屋稅,加重炒房、囤房持有成本,讓炒房者無暴利可圖,甚至虧本。逼使囤房者賤價釋出餘屋,房價開始下跌,可望獲得青年喝采與支持。

 

青年憤恨不平的第二項,是低薪與貧富不均,皆源自兩大黨長期袒護財團鉅富所致。租稅是政府平均財富最重要的工具,透過累進稅、資本利得稅、財產稅對有錢人課以較重的稅,量能課稅達到再分配的功能,以健全國家財政與縮小貧富差距的效果。由於台灣最有錢的1%富豪們享有許多租稅優惠,導致實質課稅率不及5%,而非法定稅率40%,較之勞工最低得稅率6%還低。泛紫聯盟和稅改聯盟曾大聲疾呼,執政者聽若罔聞,屈服於財團政治獻金,未敢廢除過當減稅法案。稅制不公平遂而失去公信的政府,是引起年輕人不滿與憤怒的原因。

 

2020年疫情蔓延,我國GDP成長2.98%,是已開發國家中表現最好的。稅收達2兆8450億元,歷年新高,但貧富差距反而加速拉大,財富重分配機制完全失靈。我國不課資本利得的「證劵交易所得稅」和「土地交易所得稅」,富人累聚財富80%來自炒作股票、土地所賺的錢,這種以錢滾錢的不勞而獲者不用繳稅,而勤勞所得的薪資卻緇銖必較。我國個人綜所稅課自薪資所得佔73%,而OECD國家平均僅佔49%、美國為55%,顯現我國主要課稅對象是薪資所得者,是稅制不公的源頭。

 

瑞典稅制因無額外的「減稅優惠」特權,企業和個人都依照名目稅率繳稅。政府為了維持公平競爭,並未對特定對象給予租稅優惠,使其降低成本破壞了公平競爭市場。因而人人願意繳30%至50%較他國高的稅,相信繳的稅會回頭照顧自已和幫助較貧窮的人民,達到共富理想,促使完善福利制度永續;瑞典是貧富差距最小,少有街友行乞的國家。

 

經濟學家托瑪·皮凱提來台訪問時,建議我國應加重課徵房地持有和交易所得的「富人稅」,才能縮小貧富差距。除了取消過度的租稅優惠外,應加重課徵房地持有和交易所得的「富人稅」,並且積極參與《全球最低稅負制》,才能遏止富人財團潛逃。落實稅制正義,打造均富社會,消滅貧窮。

 

第三項是青年失業與貧困的抱怨。稅收增倍後,可試辦「無條件基本收入」,定期定額現金給付,以個人而非家庭,無條件發給所有國民,無須審查資產,也不強制工作,是積極的福利制度。年輕人可抵抗低薪壓迫,增加和資本家談判薪資的條件,不必躺平反抗,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成為可能,終結台灣低薪問題,這是拯救AI時代加劇失業與貧窮的解方。

 

以青年為師: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公布《青年發展戰略》報告,強調青年就是機會。比起父執輩,青年善用網路,與外界聯繫廣泛,掌握的資訊更多,更具有創意和說服力,是國家進步的寄託。

 

進步的政黨和政治工作者,如僅採溫和改革,難以扭轉形象而被質疑騙取選票,必須大開大闔,回應民意,再創政黨生機。重視未來公民的需求,團結國人,讓台灣民主政治朝向正能量發展。

 

※作者為前立法委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