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廠預計建造地點(湯森路透)
與中國及法國合資的英國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電廠興建計畫已進入最後階段,英國新政府卻在7月底宣布需要更多時間考慮。中國駐英大使昨(8日)在《金融時報》(FT)專文中敦促英國在這個「英中關係的關鍵時機」中「繼續向中國敞開大門」,持續擴張及強化雙邊關係,造福兩國人民。
欣克利角核電廠C(HPC)是英國最大型的基礎建設計畫,可能也是史上最貴的一座核電廠。約180億英鎊(約新台幣7500億元)的建造費需倚賴法國國營電力集團(EDF)及中國廣東核電集團(CGN)投資。HPC完成後將供應全英7%用電,並帶來逾2萬5000個工作機會。
這個大規模建設計畫,也是英國與法國及中國合作的重要指標與象徵。但在積極經營英中關係的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及前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下台後,新政府領導下的英中未來關係不明。
在英方臨時喊停的情況下,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8日於FT上發表〈欣克利角是英中互信關係的試金石〉(Hinkley Point is a test of mutual trust between UK and China)一文,敦促英國儘早核准HPC開工。
文中首先強調3項基本事實。第一,英國的核電廠紛紛退役後,將在2025年面臨能源短缺的危機。第二,HPC是英法中三國基於互利基礎,長期研議後打造的計畫,而非匆促的念頭。第三,作為中國最大的核電集團,CGN擁有世界級的技術、豐富的經驗與必要的經濟基礎,是英國的最佳夥伴。
劉曉明表示,目前中英關係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性環節,互信的重要性也更加珍貴。他指出,中國企業在過去5年間積極投資英國,規模超過在德國、法國與義大利投資額總合,「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國與英國持續尊重且信任著彼此。」
回應安全性問題,文中表示,中國和英國都擁有很好的核電安全紀錄,也都會符合國際與英國標準。許多中國的核能反應爐是與美國、加拿大、法國與俄國公司合作建造的,「在國際標準的監管下,從來沒有外國公司可能控制中國反應爐的擔憂產生。」
英國在2013年10月宣布興建HPC,2012年核發執照。7月28日,擁有欣克利角核電廠B的EDF董事會通過興建決議。原本計畫在7月29日簽約,但英國新政府隨後宣布將決議時間推遲至秋天。
外界推測,在相當支持HPC的前首相卡麥隆下台後,上任不到1個月的新政府可能希望多一些時間研議這個鉅額建設計畫。作為EDF的重要客戶,英國可能也希望透過這個計畫,多爭取一些與法國協商脫歐條件的籌碼。
也有看法認為,是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對官方支持的CGN參與國內重要計畫的疑慮延遲了決議。前商務大臣凱博(Sir Vince Cable)表示,梅伊在任內政大臣時,便對時任財政大臣的奧斯本熱切擁抱中國資本的態度有所不滿。
現任唐寧街幕僚長(Downing Street Chief of Staff)提摩西(Nick Timothy)在2015年曾抨擊奧斯本「將國家安全賣給中國」。他指出,許多安全專家都擔心中國會利用這個機會,在系統中植入一些缺陷,讓他們可以隨時關閉英國核電廠。CGN擁有HPC 33%股權。
還有環保主義者主張廢除昂貴又不安全的HPC計畫,轉而發展更便宜的再生能源。HPC預計可供電60年,但隨著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成本逐漸降低,核電將相對下將變得更為昂貴。
另外,EDF工會也認為負債累累的EDF無法負擔HPC計畫。工會表示,資深董事會成員在表決前就知道英國政府考慮要延後決議,但沒有透露。他們認為,董事會決議應該被宣布無效。
目前英國在能源政策中面臨兩難處境。一方面,她必須在合理的價格範圍內,找出在未來數十年內增加能源供給的途徑。但同時必須完成打擊氣候變遷的承諾,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要同時達成這些目標,許多人相信HPC是重要關鍵。
再生能源(在英國主要是風力發電)目前的一大限制是無法穩定地供電。各國政府還在等待工業規模的儲電方式研發完成,這可能還須等上數十年。天然氣與煤可以穩定供電,但過程會排放溫室氣體。在必須擁有穩定供電源頭的前提下,核能幾乎是當前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