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群媒體近期出現「工業大摸底」短影片,強調許多民用軍工企業有可能在國際競爭中超越美國。(圖片取自網路)
近期在中國抖音、微博以及其他媒體中出現了一個叫做「工業大摸底」的現象級短影片。所謂工業大摸底,指的是由於某次偶然的契機,中國政府和軍工研發、製造單位發現了許多優秀的民用企業,這些企業不僅能解決軍工方面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在國際競爭中超越美國。以下筆者試羅列幾個網傳故事:
山東威海光威集團攻克「碳纖維」技術:光威集團主要生產釣具,原先透過日本廠商引進碳纖維進一步加工製造,而日本廠商時而中斷供應,時而不按時發貨。之後光威集團則引進了碳纖維產線,開發出T300、T1000型號碳纖維製程。而中國解放軍根據裝備需要開出T300對應規格時,意外發現光威集團早已研發出更先進的T1000型號。
巨力集團與「航母阻攔索」:中國解放軍試圖為剛成軍的航母尋找合適的航母攔阻索,於是中國政府進行工業大摸底,開出了招標規格,河北保定巨力集團試圖投標時,發現招標規格不就是美國企業訂單的碼頭繫泊索?
順豐與四川騰盾「雙尾蠍無人機」:順風快遞作為中國國內的運輸業龍頭,試圖打造無人機來運載跨省市貨物,而找上了騰盾開發貨運無人機。開發成功後順豐找上解放軍裝備部門,試圖兜售予解放軍,卻被意外發現符合軍用規格,而騰盾搖身一變,成為「民轉軍」的軍工企業。
進一步深究以上幾個網傳故事,事實恐非短影片所呈現的內容。首先,山東威海光威集團財報中顯示:「在軍工應用的牽引下,國產碳纖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解決了碳纖維的卡脖子問題。」也說明該公司的經營策略採行:寓軍於民、軍品優先、軍民共用、以民養軍、軍民品互動發展。其次,據財報寫明,該公司第一大客戶業績佔比40.21%為軍用碳纖維採購,而歷年來其營收占比均為四成左右。最後,中國碳纖維材料的研發與技術,從2001年開始中國將碳纖維列為國家「863計畫」的重點項目,而於2002年中國政府開展的「863專項」,分別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碳化學研究所、山東大學三個主要學術研究機構,2008年碳纖維關鍵技術專項被納入「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經歷了數十年的投入,形成現今的中國碳纖維生產技術,無論從國家計畫投入、或從該公司財務、經營策略、軍民學大融合的背景,都更近似於原生的軍工企業,而非民營企業。
按媒體間流傳的版本,2002年巨力索具接到了美國的訂單,進而幫助中國掌握攔阻索的科技。然而,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時間明顯不一致。另有版本認為是2012年接獲美國軍方訂單,細究自該公司2010年上市以來,查閱該司自包含上市招股說明書與歷年公司財報,都未能尋獲網傳號稱價值百億元的美國「航母攔阻索」訂單。據網路資料指出,中國遼寧艦上採用的鋼絲、鋼絲繩,其中有80%由貴繩股份生產提供,剩餘部分則由寧夏新日恆力鋼絲繩公司提供。進一步細究巨力集團,連中國軍工產業必備的「軍工四證」(即「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裝備承製單位資格認證」)都付之闕如,其故事真實性實則有待商榷。
而網傳開發出高性能重載遠航「雙尾蠍」的四川騰盾科技有限公司(騰盾科創,TENGDEN),根據該公司網站簡介「四川騰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航空技術專家人才為核心的軍民融合、創新型高科技企業。」另一方面,該公司董事長聶海濤簡介也載明:軍委裝備發展部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簡言之,從公司設立一設立之初就是軍工企業,而非網傳的「民轉軍」,而是「軍兼民」,同時銷售予軍用與民用市場。
最後,類似的故事模板與事實,似乎也可見諸於中國央視所製播的「厲害了,我的國(Amazing China)」「大國重器(The Pillars of a Great Power)」或中國宣稱自主研發的「高速鐵路」、「盾構機」、「C919大型貨運機」的案例中。實際上,仍有相當高的比例是透過系統整合,整併各個國家、廠商的技術來實現。
由於美中貿易戰與民主科技貿易壁壘的包圍,中國政府不斷出台各式制度、政府補貼、獎勵等,以鼓勵企業開展科技自主與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如中央與地方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清單」、「掛帥揭榜」等制度,引導廠商加入中國科技自主的行列,以求突破科技封鎖,而根據學者的研究 註更多「中國產業政策體系中的新面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高科技私有企業」,台灣政治學刊,第27卷第2期。(“New Faces in the Regime of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Private High-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 Program of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aiwa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27, No. 2 (December).)(已接受、尚未出刊),能夠透過上述制度獲得國家、政府獎勵的,過往大多屬於中國國家企業,近年來則陸續呈現出民資控股公司也同樣能獲得入選,而外國廠商則被屏除在外。
誠然,中國政府的企圖呈現出某種「技術民族主義」(Techno-nationalism)的現象,然而全球化的背景下,這絕非是最有效率的市場配置,而中國確實在某些領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也應更客觀地看待全球化的現實,而非堅持掌握所有新興技術與科技創新。
※作者為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兼任研究助理、政大東亞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