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性於北倫敦19日芬斯柏里公園清真寺攻擊地點附近向受傷者致意的花束及字牌前。(湯森路透)
3月以來已遭逢2次伊斯蘭恐怖攻擊的倫敦,在14日起因不明的大火造成79人喪生後5天,又發生疑以穆斯林為目標的汽車衝撞攻擊。這不僅顯示擔心已久的復仇惡性循環確有可能,數起密集引爆的事件也突顯了倫敦多元社會中潛藏的種種分裂與衝突性。
作為英國首都及金融、政治與文化重鎮的倫敦已有2000年歷史,全球270國人民組成這個870萬居民的大都會。這充滿異質性卻能穩健運作的城市展現的開放、包容性已成為倫敦人的一種驕傲。
然而,2016年脫離歐盟公投帶來的不確定性籠罩了這座城市。提前舉行的國會大選使得政府權力更不穩固,近期一連串攻擊事件也引發人民對維安的疑慮、激起宗教及階級差異的討論。
19日凌晨,一輛箱型車在北倫敦剛結束晚禱的兩處清真寺附近衝撞行人,造成9人受傷。一名死者在攻擊發生前已經倒下,警方正在調查他的死亡是否與攻擊有關。47歲的嫌犯奧斯朋(Darren Osborne)據稱在現場表示自己要「殺死穆斯林」。他並不在警方反恐觀察名單中。
攻擊地點附近的一名伊斯蘭教長(imam)阿邁德(Farhad Ahmad)表示,該區穆斯林生活戒慎更勝以往。「目前國家充滿著分裂,」他說,「你可以看見情勢有所改變。西敏寺、曼徹斯特、倫敦橋三次攻擊,然後這裡也發生了這樣的攻擊。看起來這可能成為了復仇的惡性循環。我們已有這樣的認知。」
先前發生的西敏寺國會汽車衝撞攻擊、曼徹斯特演唱會爆炸及倫敦橋汽車及持刀攻擊具有伊斯蘭極端背景,共造成35人死亡。在19日攻擊前,已有許多穆斯林人民表示他們時常受到歧視性的對待,包括言語、肢體的騷擾與攻擊性塗鴉等。而年輕穆斯林們越是感到疏離、被歧視,就越有可能受極端思想影響。
阿邁德表示,如果這名針對穆斯林攻擊的兇手認為伊斯蘭教義中有什麼不對勁,這代表還有更多人有這麼想,「這些人必須獲得協助,否則這個斷裂還將越來越大。」
14日葛倫菲爾大樓(Grenfell Tower)大火受害者數目已上升到79人,成為近代倫敦住宅區傷亡最慘重的火災之一。這棟位於全英最富裕地區之一的大樓住戶多屬貧窮階級,第一位被確認身分的死者是23歲的敘利亞難民,也有不少住戶為穆斯林。
The victims of the #GrenfellTower fire in west London pic.twitter.com/1XZcxkWbLh
— Sky News (@SkyNews) 21 June 2017
葛倫菲爾大樓住戶在火災前便曾通報過安全疑慮,但官方並未認真以對。引發社會對倫敦貧富差距、階級落差懸殊的不滿,尤其是保守黨政府多年以來縮減公共服務的撙節路線。
在諸多動盪中,影響最廣的可能依然是脫離歐盟。英國與歐盟的正式協商已在19日起跑,英國在協商時程上的讓步,似乎證實了白廳部分官員先前的擔憂,認為英國在脫歐後遭逢的衝擊較大,將使得布魯塞爾在協商許多方面佔據上風。
英國政府計畫脫離單一市場、結束歐盟人民自由流動的路線,預期也將對特別獲益於金融產業及多元人才動能的倫敦帶來更深的衝擊。
"London will remain united," says @SadiqKhan in wake of #FinsburyPark terror attack https://t.co/DLLTdtuJQr pic.twitter.com/FqrU8iMuie
— ITV News (@itvnews) 19 June 2017
倫敦首位穆斯林市長漢恩(Sadiq Khan)在19日攻擊後發表的專文中提及,當地伊斯蘭教長馬哈茂德(Mohammed Mahmoud)等人在路人壓制了嫌犯後,呼籲大家冷靜以待、不要傷害嫌犯的故事「給予我們希望」,「顯示我們的價值觀、正義、法治與團結的決心,永遠勝過恐怖分子的仇恨與恐懼。」
「倫敦度過了相當困難的幾周,但我知道倫敦人民依然會堅忍團結。」漢恩寫道,「我們作為一個城市能做出的最好回應,就是走出來展現倫敦好的一面...讓世界知道我們不只是包容這些差異,我們也珍惜並慶祝這些差異的存在。」
【編輯推薦】
【熱門影片推薦】
●布魯塞爾爆恐攻嫌犯遭擊斃
●45度熱浪來襲 連飛機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