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影集《空戰群英》製作歷時10年、耗資2.5億美元,還未上映就受到廣泛關注。(Apple TV+)
由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巨星湯姆漢克斯聯手製作的二戰歷史影集《空戰群英》,1月26日正式在串流平台Apple TV+播出;由於兩人先前合作出品相似二戰題材的《諾曼地大空降》、《太平洋》獲得好評,因此《空戰群英》也受到廣泛關注。
美國航太軍雜誌(Air & Space Forces Magazine)近日刊登羅扎(David Roza)撰寫的文章,認為《空戰群英》(Masters of the Air)在許多細節表現得相當寫實,卻可能忽略不少更宏大的歷史背景。這部分為9集的影集敘述二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兵(1947年成為空軍)第100轟炸大隊,執行日間轟炸德國任務的歷史,從主角群在1943年夏季抵達英國,到1945年5月歐戰結束的故事。
劇中透過從機尾砲手在高空試圖排除機槍故障導致凍傷,機組人員因離心力困在受損的轟炸機內,以及在完成一次艱難的任務後,發射過的大量12.7公厘機槍彈殼從艙門口傾洩而出等眾多生動細節,描繪出了空中作戰的恐怖。
除了描繪戰爭恐怖之外,該劇也展現B-17轟炸機編隊升空起飛時令人振奮的畫面,飛行員不惜冒著整支中隊身陷險境設法保護戰友;以及真實發生過的,B-17機長和中隊長爭論,誰應該在墜機時最後一個跳傘。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執行董事、同時從小就參與修復B-17、B-24轟炸機的伯基(Doug Birkey)提到:「我想如果這些人能看到自己成為故事主角被描繪出來,他們會很高興。」伯基讚揚了整部影集對第100轟炸大隊成員的歷史描繪的準確度,並且沒有粉飾戰略轟炸所帶來的破壞性後果。他也稱讚細緻的佈景設計、精美的靜態飛機道具,甚至官兵制服在戰爭過程中的精確演變。
儘管該劇對複刻當時的生活細節非常出色,但伯基對電腦特效呈現的效果提出了質疑。對於一名花費數百個小時駕駛和維護B-17飛機的人來說,伯基認為將飛行中的B-17轟炸機的運動猶如卡通,他指出轟炸機的起飛和爬升率太快、角度也太陡;還批評編隊的場景,未能描繪出轟炸機受前方編隊數百台發動機留下的空氣亂流中彈跳和震動的程度。他認為除了物理方面美中不足之外,該劇並沒有將飛機描繪成其本身的角色,1990年的《英烈的歲月》(Memphis Belle)在這方面則相對成功。伯基表示:「我無法充分感受到這些飛機的生命力…它們有自己的個性和聲音,可以從廢氣、石油和燃料中聞到它們某種獨特的味道。」
伯基還指出,最大的問題是該劇缺乏宏大的角度,說明第100轟炸大隊蒙受的可怕損失,總計757人陣亡或失蹤、923人淪為戰俘。戰略轟炸的核心目標是避免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無止盡的人力與資源消耗。
美軍在二戰中期對納粹德國的滾珠軸承工廠和工業中心進行相對準確和有效的打擊,但蒙受極高的傷亡率,以至於甚至沒有足夠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和轟炸機,進行反覆轟炸徹底摧毀目標。這也讓影集中角色克羅斯比中尉在一集中提到上級指揮官時問道:「他們不在乎是否殺掉我們所有人,不是嗎?」。
美國航太軍雜誌提到,美軍直到1944年才獲得足以重新打擊煉油廠等目標的機隊規模。影集之中提及,攻擊的規模如何從1942年6月的僅僅12架轟炸機,發展到歐戰爭結束時的千機編隊。而配備副油箱的P-51戰機發展航程也足以抵達德國上空,減少轟炸機遭到攔截的損失。儘管如此,在達到足夠的規模之前,美軍陸航高層不斷派遣機組人員執行猶如絞肉的轟炸任務是必要的。伯基解釋道,由於蘇聯在東線損失了數百萬紅軍,而其他西線盟軍部隊則在北非和義大利作戰,美軍陸航必須盡其所能保持對德國的壓力。許多指揮官也親自執行這些任務。
伯基指出:「美軍必須盡一切可能向納粹德國施加壓力,降低他們的戰鬥能力,有總比沒有好。」他強調:「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戰爭,一切都岌岌可危,坐等勝利是不可能的。」儘管第8航空軍在轟炸任務中損失超過2.6萬人,甚至比海軍陸戰隊在整場二戰陣亡的人數還多了30%,但這些損失沒有白白浪費。早期的轟炸迫使納粹德國必須調集更多兵力守護第三帝國領空,且對其戰時生產造成了重大打擊。伯基提到,西線盟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從法國諾曼第穿越到柏林,轟炸對這場戰役的整體成功顯而易見;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軍隊花4年的時間才在2個方向上推進了幾英里。
伯基還提到,雖然《空戰群英》在第二集中對日間轟炸的目標進行一些闡述,但對其戰略的有限關注卻錯過了將角色經驗融入背景的機會。他說,過去的作品在這方面較為成功,湯姆漢克斯擔任製片的1998年影集《飛向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更以歷史背景帶入每一集的劇情。伯基還以古鑑今指出,《空戰群英》描繪空戰的殘酷對世人也有警示作用,尤其當前美軍以中、俄等實力旗鼓相當的對手作為假想敵備戰,卻已不具備原本視為理所當然的空中優勢。如今的美國空軍,恐怕會面臨和二戰爆發初期一樣,規模太小無法應對威脅的窘境,而且現在的戰機具有更多尖端技術,不太可能像當年有辦法從汽車工廠快速轉產F-35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