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私校補貼政策的效果終於第一次呈現在學生面前,卻又引發一波「資格論」。(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社群媒體、特別是 Threads 上再度掀起一波關於私立大學的論戰,起因是新一學期學雜費已經開始繳納,而私校學生所拿到的帳單,上頭的應繳數額比起過去大幅降低,行政院私校補貼政策的效果終於第一次呈現在學生面前。一如往常,網路上一派國立大學學生強調自己是靠努力才爭取到今日的機會,另一派人則指出家庭背景對於成績表現的影響,情況與先前幾波論戰大抵相同,圍繞著「天註定」與「靠打拚」各佔幾分的爭論。
但比起這樣的爭論,更根本的問題是:所以呢?在討論學費多寡、乃至討論各種國家資源分配的時候,所謂「一個人是靠自己努力,還是靠家庭背景」到底哪裡重要?就算一個學生在高中期間「真的很努力」,真的「完全不是靠家庭背景」,這難道國家「應該」讓他比其他學生少付一個學期兩至三萬的學費嗎?為什麼是這個數額,而不是只差五千塊,又或者是差距五萬塊?
更進一步說,國家有「欠」不靠家庭的學生比較多嗎?這種「值得」、「資格」的看法,是國家挹注教育資源時應該依循的邏輯嗎?又或者,「天註定」與「靠打拚」之間的爭論其實不該是重點,重點該是著眼於實際需求與預期成效,想想這筆經費該怎麼用才更有助益?
在討論教育經費分配時,人們經常陷入應得的邏輯,希望只把資源挹注給能夠證明自己「值得」的人;在教育之外,各種濟弱扶貧的社福支出也經常受制於這樣的邏輯,認為必須把經費花在「值得的窮人」身上,給了「不值得的窮人」就是浪費。但是,這種資格論的思維,在公共政策上其實是特例,絕非常態。
相反地,以交通建設為例,不論是拓寬馬路、延長捷運路線還是升級軌道設施,都不會有人要求受惠的鄉鎮居民先證明自己「值得」這樣的建設,比如要居民證明自己即使通勤時間漫長,都還是會在凌晨四點半就起床準備上課上學,不像其他地區的人可能七點才起床悠閒吃早餐,由此才推得他們值得擁有更好的建設。同理,在討論托育或長照的資源挹注的時候,多數人也不會追問:「家長、子女過去夠努力嗎?為什麼不補助已經證明自己夠努力的人就好?」甚至是公立的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設施,門票收費也多少有補貼的性質,不會按照成本收費,但我們也不會要求入館前先考試,證明入館者過去已經──在家庭教育和個人努力的加乘下──累積一定的文化知識,才能取得較低的票價。
在這些政策中,我們都並非計算人們「應得」資源的多寡,而是著眼討論實際的需求與效益。比如,交通建設通常會評估的因素就包含用路人的安全,以及居民上學、上班甚至就醫的需求,乃至建設升級後可以帶來的經濟成長等等。廣義來說,我們將這些政策當作一種「投資」,看的不是過去人們所累積的「資格」,而是未來人們怎樣會過得更好、對社會整體又能怎樣更為有利。
而教育為何不該如此?執著於「因為努力所以有資格,因為靠家庭背景所以沒資格」,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好處?當我們反過來從投資的角度看,雖然台灣的大學就學率極高,學費補貼應該不會帶來額外鼓勵弱勢就學的效果,本次的學費補貼仍代表是國家另外撥出一筆資源,投注在私立大學學生的未來之上。
這樣的投資具體效益高低有待未來研究,但效益從何而來卻是十分明顯。對於未申辦繳學貸款的學生而言,由於不必急著在學期初準備好那麼高額的現金,他們將有望能減少花費在打工、特別是寒暑假打工的時間,進而能將更多心力花在課業、課外探索、實習、拓展社交圈、維持身心健康等不同的活動之上。而對於申辦就學貸款的學生而言,他們在生涯起步階段貸款的壓力減半,也將能以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分配自己的薪水,在繳完房租水電之後口袋裡的錢可以更多一些,也更有心力發展家庭生活、關注社會議題、提升文化消費等等,去看新聞、談戀愛、照顧長輩、儲蓄投資。同時,這也有望讓他們在求職、轉職各方面都更有餘裕,更能找到適合的工作。
換言之,國家這筆投資能讓私校學生的生活享有更大的彈性──其實也不過是與國立大學學生同等的彈性──而這樣的彈性不只能讓一些學生過更好、更安穩的生活,也有機會讓他們對社會整體更有貢獻。
網路上總有人質疑,有些學生未必會有效利用這樣的彈性,可能只是成天無所事事。但這其實是任何政策的常態,比如托育或長照能減緩照顧者的壓力,但也沒有人能保證原先的照顧者會「好好利用」多出來的時間和精力,又比如國家實質補貼博物館門票,也不能排除有些人只是進館吹冷氣,或是上傳照片假裝自己有品味。「浪費」的個案當然會出現,但整體而言帶來的助益才是重點所在。
既然如此,那麼,除非我們預設私校學生整體浪費的程度會遠比國立大學學生嚴重,或者說預設私校畢業生在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貢獻將整體不及國立大學學生,否則我們就該以同樣的標準看待國家對這兩群人的補助。而入學成績測驗的只是入學前的基礎學科能力成果,絕對無法精確預測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四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內能夠發展出怎樣的興趣、培養怎樣的才能、累積怎樣的經驗,在未來又會如何透過社會服務、專業能力、消費與繳稅、家庭生活、公民參與等各種不同方式幫助社會。事實上,某些人「認為自己入學成績高,必然等於能力較好,又等於其他人應該得到較少資源」的思維,才是真正荒謬而且危險的想法,不但不合乎現實,而且帶有反平等與民主價值的優越感。不論如何,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認為國立大學學生獲得的實質補貼天經地義,卻對私立大學學生特別苛刻。
也常有人質疑,大學教育既然能幫助人們獲取更高的收入,讓學生多負擔一些不是很公平嗎,為什麼要納稅人集體負擔?姑且不論國庫挹注國立大學的數額更多,實在不應該特別對私立大學學生開刀,從更廣泛的觀點來說,這樣的說法忽略了兩大重點。
首先,許多對社會非常重要的科系薪水卻相對較低,比如護理、社工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也因此,有些國家還會額外加碼提供獎學金鼓勵這些科系的學生,至於只是讓他們的學費能與國立大學同儕齊一,在政策上更是非常合理。單就這群人而言,政府在做的事情很簡單,是拿一筆錢出來投資私校畢業的護理師、社工師等人,以及各種其他低薪但重要的工作,比如文化、出版、托育、環境等等,讓他們在出社會的時候可以少一點壓力,早一點安頓下來,安穩地為社會做出貢獻──畢竟這個社會也很需要他們,絕對不遜於需要某些「頂大菁英」。
其次,不管是否屬於這些特定科系,大學教育也有對社會總體的價值,都相當值得投資。在大學的各個不同科系裡,學生不只是學習個別科系傳達的專業知識而已,也會培養許多一般性的技能,可以適用在不同領域,比如閱讀寫作、資料處理、語言表達、數學推理、分析評論等不同能力,而不分科系,各種團隊合作、對話交流、專案執行的能力也是許多人「真正」從大學帶走的收穫。除此之外,在課堂內外與不同性別、地域、族群背景的同學交流,發展各式各樣的關係,交朋友、談戀愛、彼此合作,也都是大學期間重要的體驗。當然,每個科系在不同能力之間各有偏重,而個別校系、個別課程的成效高低也不一樣,但整體而言大學教育確實能有、也應該要有這些培養技能的功效。
大學培育這些技能,等於是在為國家建立人才庫,不但有助於經濟發展,也有助於培養出更多人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動各種對社會有貢獻的工作,去理解、去對化、去推動各種各樣的專案與計畫。從這個角度來說,降低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的種種資源挹注,並非只是在提升學生未來的薪水而已,更也能是對社會整體有利的投資。政策討論該討論的是這些效果,而非努力與否、值得與否的邏輯。
教育是投資,能夠讓更多人的生活過得更好,也能帶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上的種種益處。而在台灣,有研究者分析數據指出,我們的GDP中每1000元有14元花在高等教育上,與OECD平均相近,問題在於,OECD平均是10塊由國家支出、4塊由學生的家庭自己支出,台灣卻恰恰相反,每個家庭支出高高低低,平均而言要支出10塊,國家只支出了4塊。因此,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說,台灣政府對於高教的投資絕對還不嫌太高,不論是要讓總體資源增加,還是要降低個人身上的重擔,其實都並不會是奇怪的做法。
因此,真正重要的討論,是怎樣的投資方式最能夠讓台灣變成一個更好的社會,可以在各個不同面向上增加國民的「技能儲備」,讓我們五年後、十年後更加強韌。而既然如此,國立大學學生究竟是「靠努力」還是「靠背景」其實並非重點,因為問題不該是個別學生的「資格」或者「應得」,而該是如何建立更好的、我們共同的未來。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