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低地板公車從20輛增加至31輛,比率提高將近4成,讓長輩、身障朋友、乘坐嬰兒車的幼童搭車更方便。(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政府為優化公車服務品質,將自2月17日起汰舊換新、大增11輛低地板公車服務市民。新竹市長高虹安也至樹林頭公園停車場,查看11輛將啟用的低地板公車。
高虹安表示,竹市低地板公車從20輛增加至31輛,比率提高將近4成,讓長輩、身障朋友、乘坐嬰兒車的幼童搭車更方便。面對高齡化社會,市府致力建構友善的交通環境,持續輔導業者推動車輛汰舊換新,向中央申請汰舊換新購車補助。
高虹安說,這次更新11輛低地板公車相較於一般公車更方便,除可提升一般乘客上下車搭乘效率,對於高齡者、行動不便、婦孺、使用嬰兒推車、購物或持大型行李乘客來說,搭乘使用上更為方便且安全,換新後的低地板公車,還搭配全新座椅、USB充電座、iHsinChu 網路裝置,要用友善無礙、便利舒適的大眾運輸環境,吸引民眾外出多加利用公車運輸。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公車路線優化搭配良好的服務品質,才能完整竹市的公車系統,吸引更多人搭乘公車,市府將持續增加「低地板公車」提升大眾運輸無障礙環境;「候車環境優化」增設候車亭候車設施,讓民眾等公車也不用怕大太陽下雨;「建置智慧站牌」讓民眾即時掌握公車動態;「推動先導公車」打造通勤便利的交通網絡;「優化I_BUS App」提供更穩定的操作系統。
交通處指出,這次汰舊換新11輛低地板公車來提高竹市大眾運輸服務量能,而低地板公車駕駛員除需另具備相關設施操作技能外,還要提供行動不便或身心障礙乘客相關協助服務,更需要良好服務態度及耐心,駕駛員培訓非常重要,市府已持續督導與要求客運業者,加強低地板公車駕駛員教育訓練,打造優質的竹市大眾運輸的服務品質,營造無礙友善的竹市公車搭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