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國會投票通過瑞典加入北約案。(美聯社)
在18個月的拖延後,匈牙利國會26日終於表決批准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議案,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北約擴張掃除最後障礙。瑞典因此在芬蘭之後,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匈牙利國會以188票贊成、6票反對同意批准瑞典加入北約,匈牙利也是最後1個批准瑞典加入的北約成員國。匈牙利國會議長及總統將於數日內簽署確認,而瑞典會在7月府召開的北約峰會正式成為第32個成員國。
土耳其國會今年1月投票批准後,匈牙利成為瑞典加入北約的最後關卡。如今,匈牙利國會順利放行,瑞典將正式加入北約,讓北約包圍具戰略重要性的「波羅的海」完成最後拼圖,波羅的海成為「北約湖」,進一步強化這個軍事聯盟的防禦戰力。
With Sweden joining @NATO many are posting a map showing a "NATO Lake" as the Baltic Sea.
— MarkHertling (@MarkHertling) February 26, 2024
But there's danger here. Most haven't heard of Kaliningrad or the Suwalkie "Gap." Those of us who have served in Europe believe if Ukraine falls, this will be the next Russia expansion. pic.twitter.com/Ub4ptIEHXD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瑞典放棄一直以來的不結盟政策,希望加入北約已獲得更大程度的安全。芬蘭與瑞典一起在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申請加入北約,芬蘭去年如願入盟,瑞典卻未能加入,主要是因為土耳其和匈牙利是北約內部跟俄羅斯關係最好的成員,對瑞典加入北約始終有雜音。
土耳其方面表示,庫德族工人黨(PKK)以瑞典為根據地,因此拒絕批准瑞典加入,要求瑞典對庫德族工人黨採取更強硬行動。瑞典後來放寬軍售規則作為交換,來安撫土耳其。
匈牙利方面,儘管原則上支持瑞典加入,但瑞典過去一直對匈牙利在民族主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治下的民主有很多批評,匈牙利曾要求瑞典停止「誹謗」被批評為轉向獨裁的匈國政府,加入北約的相關程序因此延宕。
不過,在今年1月土耳其放行後,匈牙利成為擋住瑞典入北約最後的絆腳石,也讓奧班面臨來自北約盟國的壓力。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23日在布達佩斯與奧班會面,兩人似乎達成決定性和解。兩人會面後宣布達成意向國防產業協議,將包括匈牙利購買4架瑞典製造的JAS 39「獅鷲」(Gripen)戰鬥機,並延長其現有「獅鷲」機隊的後勤維護合約。
事實上,奧班領導的右翼青年民主黨(Fidesz)與基督教民主黨(KDNP)執政聯盟,此前已表示將支持瑞典入會申請,兩黨在國會中占2/3多數席次。除極右翼政黨「我們的祖國」(Our Homeland)外,所有反對黨也都贊成批准。
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是北約自1990年代的東歐入盟以來最重要的擴張。瑞典近數十年來,持續加強與北約合作,為阿富汗等地的維和行動做出貢獻,正式入會後將有助於強化北約北翼的國防規劃和合作。瑞典也將為北約提供資源,例如適合波羅的海條件的尖端潛艦,以及國產獅鷲戰機。
瑞典加入北約案獲得匈牙利國會通過後,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於社群媒體X平台發文寫道:「既然所有盟國都已批准,瑞典將成為第32個北約成員國。瑞典的加入會使我們所有盟國變得更強大、更安全。」按照二戰結束後制定的北約憲章,如果成員國受到攻擊,所有成員國都義務協力保衛彼此。
I welcome the Hungarian parliament’s vote to ratify #Sweden’s membership in NATO. Now that all Allies have approved, Sweden will become the 32nd #NATO Ally. Sweden’s membership will make us all stronger and safer.
— Jens Stoltenberg (@jensstoltenberg) February 26, 2024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也在X平台發布聲明說:「今天是歷史性一天,瑞典準備好承擔自身對於歐洲-大西洋安全的責任。」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同樣於X平台發文指出:「對我們的聯盟而言,這是歷史性一天。瑞典,我們期盼很快歡迎你們加入北約。」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也在X平台談到匈牙利國會的批准,「這項決定壯大了我們的聯盟,進而強化了歐洲和全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