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將賠2.8億,陳建仁(左)曝,正在籌備個資保護委員會;林右昌(右)則說,賠2億多已是最好結果。(張哲偉攝)
行政院在2018年推動數位身分證,後因資安問題於2021年喊卡,廠商因此要求政府賠償,經調解後,調解金額將在2.8億元以下。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5日)表示,待個資保護委員會成立後,再討論新式身分證必要性;內政部長林右昌則坦言,2億多元已是最好結果。
數位身分證於2021年宣布暫緩推動,但因標案早已發包,廠商原本根據機器、場地、空調等費用,求償逾10億元,經過公共工程委員會與廠商討論後,調解金額將落在2.8億元以下。
對此,陳建仁回應,去年有媒體報導,廠商求償10億元,但當時他否認需要全民買單,目前已達成協議,希望能在2.8億元以下;至於數位身分證暫緩執行的原因,陳建仁解釋,因牽涉到個資保護,政府需要審慎研議設置情況。
陳建仁表示,按憲法法庭的解釋,需要對個資保護設立1個獨立監督機制,正在籌備個資保護委員會,待未來個資保護委員會成立後,會與相關部會討論,新式身分證的必要性。
另外,林右昌說明,在籌備的過程中,都有採購相關機器,因為本來都做了準備,機器也需要維護,現在機器可能無法密集使用,但不是賠償,只是把原本停損的金額降低,「2億多元已經是最好結果」。
關於數位身分證,林右昌強調,政府有做相關準備及配套,個資問題仍是重點,立專法也是社會的期待和要求,等法制相關作業、配套完畢後,內政部會配合整個政策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