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新制退休金績效差 全教總憂退休教師生活保障不足

上報快訊/林士芬 2024年03月05日 15:33:00
全教總提醒政府若要保障公教人員退休權益,應積極強化退休基金經營績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提供)

全教總提醒政府若要保障公教人員退休權益,應積極強化退休基金經營績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提供)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5日)公布各政府退休基金的操作績效,公保6.10%最佳,其他勞退、勞保、國保、公教退撫等基金也維持在5%左右,但私校退撫儲金保守型僅1.73%。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新制基金的績效仍有待加強,提醒政府若要保障公教人員退休權益,應積極強化退休基金績效。

 

全教總彙整2013至2023年9檔各政府退休基金的操作績效,其中公保6.10%為最佳,其次勞退舊制5.70%,之後依序為私校退撫儲金積極型5.64%、公教退撫5.50%、勞保5.45%、國保5.29%、私校退撫儲金穩健型5.14%、勞退新制5.00%、私校退撫儲金保守型1.73%。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私校退撫儲金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等,皆為新制的退休基金。而政府曾在新制上路時,提到其替代率可高達9成,但事實證明新制績效有待加強,提醒政府若欲確保公教人員擁有退休保障,首要任務為提高基金的操作績效。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說明,政府去年7月1日推出新進公教人員適用「公教退撫新制」,一再宣傳「確定提撥制」各種優點,甚至推估新制退休金之替代率可高達9成。不過,檢視基金績效與確定提撥型基金給付特性,政府替私校與公校的新進人員勾畫的退休願景並不樂觀;且私校基金的平均績效表現,也驗證全教總對公教新制的擔憂與提醒。

 

羅德水也進一步指出,政府提供讓受僱者自掏腰包的「增額提撥」方式,有高達8成5的初任公教人員並未參加。全教總建議各機關學校應該加強宣導,基於確定提撥制存在長壽風險,且難以抵抗通脹的缺點,以及具備免稅優勢,鼓勵教師自願參與增額提撥,以提升退休所得替代率。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提及,政府對於確保老師的退撫基金永續、退休後的生活,責無旁貸。全教總提出的訴求,讓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基金都有保障,有助於老師在選擇基金類型時免受不當誘導,同時也能確保退休老師擁有足夠的生活保障。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也說,「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高強度的通貨膨脹會讓民眾對於未來生活感到擔憂,因此政府應更加積極強化退休基金的經營效益,也盼能有更多公教人員參與增額提撥。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