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瓶、游擊為《房思琪》槓上 文壇:都是好人,誰讓你們廝殺

上報快訊 2017年06月26日 20:19:00
林奕含撰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曾遭寶瓶出版社總編朱亞君拒絕出版,後由游擊文化於今年2月出版。近日因媒體報導,意外引起兩間出版社在網路上爭論「出版倫理」。(翻攝自朱亞君臉書)

林奕含撰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曾遭寶瓶出版社總編朱亞君拒絕出版,後由游擊文化於今年2月出版。近日因媒體報導,意外引起兩間出版社在網路上爭論「出版倫理」。(翻攝自朱亞君臉書)

林奕含生前投稿數家出版社被拒後,最後終於和《游擊文化》合作,於2017年2月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當中在與多間出版社接洽的過程中,《報導者》刊出報導暗指《寶瓶出版社》「以市場現實為由,在宣傳時必定要提到林奕含以前在校的優異表現、學測成績、外在條件。」但後來《寶瓶》總編朱亞君貼聲明反駁,甚至差點輕生,最終《報導者》也致歉刪文章處理。

 

林奕含生前曾投稿多家出版社,為了讓自己的作品出版成書。當中,《寶瓶》及《游擊》都在洽談名單之中,最後《游擊》在2017年2月以林奕含本名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但在這之前的《寶瓶》為何沒有與林奕含完成出書合約引發關注。

 

《報導者》6月21日刊出一則〈當房思琪成為實體——專訪作者密友與編輯談林奕含的出版歷程〉報導指出,2016年6月,林奕含的書稿受到某知名出版社賞識,這位總編輯一開始以「可以相信我,告訴我妳的故事,我想要為妳編這本書」為由,取得林奕含信任,而後討論到宣傳事宜時,卻以市場現實為由,板起「成人」臉孔,堅持要曝光林奕含以前在校優異表現、學測成績、外在條件等等,讓林奕含當下很不愉快,最終能沒談成出版。

 

被外界影射點名的《寶瓶》總編朱亞君隨即撰文,並貼出部分與林奕含的私訊內容自清,「對精神病有偏見與歧視,並因此取消與林奕含合作」絕非事實。該文貼出後,一匿名網友持續曝光、張貼朱勸退林奕含的第二封回函,要大家看清楚她的「偽善與巧言令色」,不過,也有多名出版人與作家在下方留言力挺,肯定朱亞君守住專業倫理,且了解作者目前承受壓力的狀況,本來就是該有的職業操守,讓朱亞君臉書意外成為另一個輿論戰場。

 

被影射的《寶瓶》總編朱亞君貼出部分與林奕含的私訊內容自清,讓朱亞君臉書意外成為另一個輿論戰場。(翻攝自朱亞君臉書)


事實上,朱亞君事後發的澄清文當中,曾提到自己這輩子有兩次退稿賈禍,一是林,二是在2011年退了作家伊格言的長篇小說。而當《報導者》21日釋出文章後,伊格言也立刻轉發報導,並指稱「就是那個習慣無所不用其極進行操作的出版社。」甚至指控該出版社表面上強調「我們都是看書的本質,一切回歸到文字本身」僅是虛偽話語,實則檯面下完全相反。

 

 

因此《報導者》的文章雖未寫出哪間出版社,但網友仍紛紛臆測、點名該出版社即為《寶瓶文化》出版社,而輿論也開始倒向譴責《寶瓶》,朱亞君在釋出第一篇給林奕含的勸退信後,更寫下「這篇文章,就算有一萬個人按讚,那又如何,我說得清嗎?我寫這文,全身發抖,在事件的背面,我不同樣和奕含一樣就被弄髒了嗎?

 

該事件曝光後,網友正反意見激烈。(翻攝自上報臉書)

 

事件不斷向外延燒,但《報導者》當時仍未對該則報導做相關處理,直到6月25日晚間,朱亞君二度以「我已經無路可走」為開頭,再次發文澄清,並批評《報導者》刊出「未盡平衡報導的新聞常規」的報導,更指記者私下在臉書公審她,讓她走頭無路,僅在文末留下「少了一個人,明天太陽還是一樣升起的吧,我想。」便銷聲匿跡,讓網友懷疑朱是否動了輕生念頭,不久即傳出朱試圖在木柵住處輕生被勸阻獲救的消息;而《報導者》最後也致歉刪除該段文章。

 

朱亞君25日晚間8時許發出10項聲明批評報導者。(翻攝自朱亞君臉書)

 

不過《報導者》文章內專訪的林奕含密友「美美」也跳出來反擊,她在臉書上說,「我不認為任何人能解釋奕含的死因。將『奕含的死』和『出版小說』連結在一起的人是朱總編自己。」美美強調,她認為《報導者》的記者張子午沒有不查證,不滿朱總編的原因在於她巧言令色而不是退稿,「因病史而謂奕含不能。我在意的是這個。此外,我清楚知道奕含也非常在意這件事。」 針對朱總編承受不了事件遭討論的壓力而起輕生念頭,她則表示自己無話可說。

 

林奕含密友「美美」跳出來反擊,她在臉書上說,「我不認為任何人能解釋奕含的死因。將『奕含的死』和『出版小說』連結在一起的人是朱總編自己。」(翻攝自Ming Autumn Lee臉書)

 

對此,《游擊文化》的編輯張蘊方也表不認同,26日凌晨她在臉書撰文表示,「不是出不出版、有沒有商業考量、善良不善良的問題。如果有商業考量(正如大家都證實的),那麼請好好承認這一點啊(這不可恥),不要說『是因為你的精神狀況』才終止合約─甚至最後又說:『我早就預見了這一切』…現在我要是一個正常人,條件談不攏的拆夥就很合理;但要我有病,就很輕易地被說成『是我脆弱』、『是我無法承受』。」

 

《游擊文化》的編輯張蘊方對朱亞君發言仍不表認同,26日凌晨她在臉書撰文表示,「不是出不出版、有沒有商業考量、善良不善良的問題。如果有商業考量(正如大家都證實的),那麼請好好承認這一點啊(這不可恥)。」(翻攝自臉書)

 

而在初期轉貼《報導者》文章,並影射《寶瓶文化》的伊格言也在臉書轉貼《游擊文化》編輯的貼文,並表示「你在有選擇的時候,只放對自己有利的截圖,且在文章中試圖塑造『的確出版了會死』這樣的印象──沒想到剛好有人存了第二版截圖。如果奕含不曾對你生氣、不曾因你受傷,別人怎麼會有那張截圖?」

 

 

對此,小小書房創辦人劉虹風也在臉書上發表意見,她不認為兩間出版社誰有錯,「都是好人,誰讓你們廝殺?我不懂。」她表示,《游擊文化》在林奕含自殺的事件之後,所遭受的各種壓力,不用肚臍想都知道。而《報導者》的報導出來之後,《寶瓶文化》遭受的壓力,大家也都看到了。「不是寶瓶不出,就可以保住林奕含,游擊出了,所以林奕含承受不住自殺了。」她認為,如果可以,雙方當然想要找到可以彼此扶持的辦法,「不是殺了誰,把誰推去刑台,世界就會美好了啊。不是這樣的。讓出版自由,讓作者自由,讓記者也自由,拜託。

 

對於《游擊文化》遭批評消費林奕含遺作,趁機賣書賺錢,劉虹風提出她的看法,「你說痛苦嗎?有那麼一點。因為你知道這時候不賣,過陣子事件過了,書就不會有人要買,就回到出版社倉庫了,事件就『過去了』,再也沒有人聞問了。這是每次只要有作家過世,我們總有一種趁著人死賣書的罪咎感。房思琪,當然也不例外。因為它畢竟還是一本值得被閱讀的書。」她說,游擊與寶瓶都是她很喜歡的出版社,在出版業這麼小的世界,很多互動都是長期間累積下來的信任,不應該互相廝殺。

 

 

「你出殺人犯的書,不可以,你出受害者的書,要撈錢。怎樣都會有人說話。」她認為,一旦作品決定要出版,出版社跟作者就得面對各式各樣曝在陽光下的各種事情、言論,「今天如果寶瓶不出、游擊不出,林奕含還是自殺了,請問,接下來要安罪名給誰?」劉虹風說,不論結果好或壞,確實都是得去承擔的事。

 

對於張蘊方發言,網友正反意見論戰,有網友說,「在妳張主編的眼中卻是解讀成負面的,個人解讀不同,妳眼中認為是朱的歧視或強辭奪理,在我的邏輯看來反而覺得朱的起心動念並不是歧視,而是厚道與審慎。」「朱從初接到稿件的驚艷作者文采,到與作者幾次深談後,可能會有更近距離對林的身心狀態評估與擔憂,所以才會想要去與作者的醫生與家人談談。」「不要再執著誰對誰錯。放下這件事,專心向前看吧!」「人們常是以自己的視角為核心去解釋或抨擊他人的行為,兩位總編的決定都有各自需承擔的陰影,都是不易。」

 

也有網友批評「妳把戰線和風向拉到別人是對精神疾病岐視,妳的言論立場就不可以有人反對。」「我可以了解朱的悲心,但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決定。因為出書是林最大的心願,對她自己來說,很可能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蔡易軒、張雅貞/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寶瓶事件震盪】詩人:看到他人痛苦別把自己疊上去

●報導者道歉聲眀

●【我已走頭無路】《寶瓶》總編輕生獲救

●朱亞君拒為林奕含出版《房思琪》

 

【熱門影片推薦】

●印尼移工齊聚臺北慶祝開齋節

●IS式微伊拉克有望奪回摩蘇爾

●【上報人物】巴奈:沒有人聲援,我們還是對的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