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成功的防治不外「先期」預防和「早期」撲滅。預防及撲滅是高度專業及科學的工作,也是每個面向相互涵蓋且支持配合的整合行動。(攝影:陳愷巨)
欣聞台南市政府在3月11日就舉辦登革熱防治誓師大會,没忘記去年大流行的教訓,即便今年發生類似去年規模疫情的機率不高,但鑑於國際疫情對境外移入之風險仍高,且高雄市尚有「過冬」的零星疫情,在初春之際就進行防治組織的心理建設及防治計畫盤整,先期展開預防工作,可謂已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高雄市去年防治登革熱的成效顯著,雖然到今年第11週仍有零星個案發生,專家也善意提醒小心登革熱「過冬」的本土化,但是若不「從台北看台灣」,高雄市可說沒有冬天又何來「過冬」?況且高雄市累積的易感族群極多,今年發生大規模流行的風險增加,所幸高雄市政府也有防治不能放寒假的覺悟,更不敢驕傲或心存僥倖,戰戰兢兢,皮一直都繃得很緊,這可從通報疑似病例,即便所謂冬天也毫無鬆懈跡象看出。和台南市對照來看,也是另一個防治登革熱成功的典型。
台南市在誓師大會前召開傳染病防治會議,針對去年登革熱大流行深度檢討,會中決定仍延用「阻絕境外、全民參與及科學防疫」三大策略,並提出十大方針:移入防治、自覺通報、即時防治、社區動員、團隊資源、環境診斷、分級指揮、創新計畫、指標監測、科技輔助,化成面面俱到的行動網來加強落實登革熱防治工作,立意及周延度不可謂不豐滿,但是登革熱防治的現實面卻很骨感,其中人盡皆知的骨感是氣候條件、民眾「容器習慣」下的病媒孶生環境以及境外移入病例三者,都是不停地改變現狀而提高流行風險,使得預防工作永無止歇,沒完沒了。
這就是為什麼熱帶國家無法根除或撲滅登革熱的主因,若無疫苗問世,也只能以「減災」為策略做防治工作,登革熱自然也成為常態流行的傳染病,即便乾淨如新加坡,也無法有效控制登革熱的主因。對台灣而言,北回歸線以南的南高屏縣市,等同是熱帶地區,又已有埃及斑蚊的活動及孳生,現實的挑戰確實很骨感,目前能做到登革熱沒有本土化,只是週期性流行的態樣,誠屬不易。不過,每隔幾年的大流行確實有檢討的必要。
登革熱成功的防治不外「先期」預防和「早期」撲滅。預防及撲滅是高度專業及科學的工作,也是每個面向相互涵蓋且支持配合的整合行動,至於「先期」及「早期」則是指主其事者洞察先機的能力及魄力,它是能認知時機並突破按步就班的動員做出最有效益的行動。《傳染病防治法第7條》:「主管機關應實施各項調查及有效預防措施,以防止傳染病發生;傳染病已發生或流行時,應儘速控制,防止其蔓延。
依據該法令之精神,其實就是「兩條腿」落實執行防治工作,而時機的判斷拿捏尤為重要。所謂「兩條腿」係指「先期」防患於未然,及早期儘速控制登革熱,防止其蔓延。若第一條腿已邁出成功的第一步,則第二條腿蓄勢待發,第一條腿無論如何成功踏出,並不保證一定沒有病例或流行疫情,若有疫情發生,則第二條腿一定得要全力踏出毫不保留,若第二條腿不能及時做到位,做到足够,等於讓疫情有擴大的機會,等到嚴重至一定規模時,就只能追著疫情跑,做些「減災」的圍堵行動,只能減緩擴大速度及減少重症死亡,或等待老天眷顧,不下雨且寒流來幫忙,事實上都已是事倍功半,即便終於撲滅疫情,也談不上成功,所有的努力只有苦勞沒有功勞可言。因此登革熱防治,先期預防及早期撲滅才是走出成功之路的兩條腿,太慢踏出和踏得不夠力,形同神經傳導速度太慢或腿肌萎縮,也唯有神經傳導速度够快速及強健的腿肌,這兩條腿一起走才能成功 。
先期預防是預防醫學絕對的真理。預防工作會因:有無埃及斑蚊、容器及病媒指數、氣候、國際疫情及境外移入病例等因素進行不同等級的「先期預防」工作,這些工作從監視、預測、預防計畫、動員及指揮、查證考核成果、行動溝通、預算及法規等,無一不是防治專業、指導與指揮、行政等的高度统合,因此指揮層級應該要夠高專業度要夠絕對不能因為沒有疫情所以預防工作就交給 小螺絲釘自己去釘,這等於輸在起跑點之前。對台灣官場文化而言,將大量資源用在沒有疫情的階段,可以說是一大挑戰也亟待突破。
疫情初發之時,個案數雖然不多,主事者總以為就交由有疫情的區里自行執行及指揮防治,疫情擴大跨區時,市政府的統合又失靈,這樣的防治方式等於輸在起跑點上。但是大家都做最壞的打算,因此捨不得將資源用在疫情初發的狀態,也害怕疫情嚴重時預算拮据。
最大的困難就是在觀念的突破或心理障礙,要普通人或政客接受在還沒有疫情的階段,就動用龐大資源,以最高指揮層級並加大力度去預防,這除了會被譏諷為大砲打小鳥、殺雞用牛刀,或沒癢也抓流血外,被冠上浪費公帑,罪名不輕。更怕說服不了外行的首長、長官和民意代表,因「明明對的事卻不可行」而充滿無奈,更甭提突破。事實上只要拿出客觀的證據,如先期及早期作為,減少多少大流行時的防治費用、減少多少人感染及生命健康損傷、節省多少健保支出、增加多少城市整潔及觀光價值等,不信這些外行人不動心、不支持。
病例數不多時,就要使出吃奶的力量,不留後手全力撲滅。沒有疫情時即指派具有高度專業及協調指揮能力的指揮官坐鎮,疫情剛發生時更是要派出具備專業且更高指揮調度的指揮官,全力撲滅,而不是像現在的普遍做法,隨著疫情的升溫才將指揮層級逐級升高,這種本末倒置的作法就是輸在起跑點前和輸在起跑點上,算是還沒打仗就認輸。
將「先期」及「早期」的認知具體化為在資源及指揮層級的提高,才是健全這兩條腿功能的正辦。
高雄市政府在這兩條腿上,在去年疫情防治中,就看得到,陳其邁市長總是在疫情未發或初發之時就親臨高風險現場指揮、督軍,表面上是副市長或秘書長在督軍,實則是他親自指揮,這也是他個人擁有專業又具指揮的高度和能力,因此緊鄰大流行的台南市,卻能將感染數控制在台南市的七分之一,成績亮眼。台南市政府的誓師大會已成功地將第一條腿踏出一大步,所提出的十大方針只能說明腿部肌肉發達,但是否在先期及早期就能迅速反應?資源能否一次到位?指揮層級能否改變以往逐級提高的僵化而一次就相當?仍有待觀察日後的作為,期待新任的衛生局長李翠鳳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改革及成效。
中央疾病管制署也應對於這兩條腿的認知及態度作出高度的支持,例如審查地方政府登革熱防治計畫時,就應要求縣市政府將資源充足用在先期及早期,先期及早期的指揮層級應在分層管理的「一級」,如此方能擺脫台灣官場文化的束縛,而非只有等到嚴重難控階段才加大力度,提高負責層級;中央補助地方防治經費時,也要押寶在疫情初發階段,才能加速改變過去本末倒置卻誤以為輕重有序的防疫邏輯。
國防部都已改變過去的思維,加強備戰以防阻戰爭,改變第一擊及第一槍的定義以期防止事態擴大或嚴重,防疫視同作戰,登革熱防治也應改變所謂的第一例病例的動員及指揮,沒有槍聲,第一條腿就已踏出,第一槍響,第二條腿全力踏出,如此週期性大流行勢必減少,這才是登革熱防治成功之路。
※作者為前疾病管制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