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明芳專欄:央行突襲升息半碼 「青年安心貸」不安心

蔡明芳 2024年03月22日 07:00:00
央行突然升息的作法只是讓近期大量增加的房貸族利息負擔突然加重,對於相對低薪的購屋族群影響更是巨大。(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央行突然升息的作法只是讓近期大量增加的房貸族利息負擔突然加重,對於相對低薪的購屋族群影響更是巨大。(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中央銀行於21日舉行今年首場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上修2024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3.22%,對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大幅調高至2.16%。令人意外的是,當全球央行因通貨膨脹趨緩,紛紛考慮停止升息或降息的情況下,台灣央行卻宣布升息半碼。台灣央行升息半碼的主要理由為,「電價擬議調漲,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雖然楊金龍總裁認為「升息半碼,是surprise,如果升息1碼,可能會surprise 2次!」,但是,央行此次升息的決定是驚喜或令人摸不著頭緒,實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不應將尚未調漲的電價作為升息的理由

 

首先,電價審議委員會較央行理監事會晚一天召開,央行在不知道審議委員最後審議結果的情況下,就以自行估算的電價調整幅度對國內物價影響作為其升息半碼的理由,完全沒有講道理。若電價審議委員會最終決議不調整電價,則央行升息半碼的決定就顯得相當荒謬。

 

事實上,經濟部長為央行的常務理事,在經濟部長都無法知道電價調幅的情況下,央行這樣的決策是毫無根據的。若央行理監事真的擔心電價調漲有助長通膨的疑慮,則應是在電價漲幅確定後再召開理監事會決議是否升息。因此,央行此次升息的決策並非驚喜,而是衝擊。

 

其次,包含楊總裁在內的部分學者認為,供給面因素所造成的物價上漲應該由供給面的政策工具來解決,較為有效。升息與緊縮行貨幣政策屬需求面手段,貨幣政策面對供給面問題較使不上力。然而,此次央行所預擬的電價調漲因素屬於供給面因素,為何央行認為以需求面的政策工具「升息」可以有效降低「供給面因素」對民眾通貨膨脹的預期,這點並沒有清楚的說明。換言之,央行昨非今是的政策邏輯並不具一致性。

 

再者,近期房仲業彙整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發現,從2019年到2023年,全台35歲以下房貸族的申貸件數從45,489件增加到60,152件,短短5年就增加約1.5萬件,成長幅度高達32%,而35~50歲房貸族和50歲以上房貸族的成長幅度分別只有23%和14%。在政府青年安心成家貸款2.0的影響下,雖然高房價持續,但貸款買屋的人卻持續增加。但購屋族因為可以延長還款年限或一定金額內的利息優惠,而決定訂購屋時。央行突然升息的作法只是讓近期大量增加的房貸族利息負擔突然加重,對於所得較低的購屋族群而言,影響更是巨大。

 

平心而論,在財政部力推青年安心貸的當下,央行突襲式的升息方式,恐讓年輕人陷入債務陷阱。財政部長亦為央行的常務理事,實應反對央行對於年輕房貸族這樣「養、套、殺」的做法。

 

此外,若央行預期電價上漲對物價的影響為真,則其合理的做法應可對於「餘屋貸款」進行更嚴格的貸款成數選擇性信用管制。一旦餘屋可以貸款的成數降低,則在囤房稅2.0的政策下,餘屋可以釋出的可能性將會增加。若房價每坪可以下跌兩萬元,25坪的房子就可以減少購屋負擔五十萬元,這不僅幫助購屋族少了五十萬元的貸款需求,也讓其利息負擔可以降低與足夠降低電價上漲的衝擊,上述的作法一樣可以達到降低通膨預期的目的。

 

缺乏說服力的央行利率決策

 

最後,在面對台灣近期物價與核心物價年增率升高的情況下,也顯示央行過去對於物價控制的政策力道可能不足,才會讓台灣的物價有再次升高的疑慮。有別於我國央行的決策方式,美國聯準會面對持續趨緩的通膨,仍強調持續收集更多經濟數據,才會做出是否降息的政策思維有很大落差。我國央行過去在CPI年增率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無法有效運用貨幣政策來控制物價,反而一再宣稱台灣物價相對外國穩定。但是,在外國通膨趨緩之際,台灣央行理監事會卻以尚未發生的電價調整為由,決議升息半碼。具體而言,這樣的決策過程與政策的說服力與過去是相互矛盾的。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