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釣客被當「政治肉票」 我方研判中國藉機操作對台施壓

仇佩芬 2024年03月23日 18:56:00
中國無故扣留金門釣客,與近年操作「人質外交」極相似,意圖向台灣政府施壓。(合成畫面/海巡署提供、翻攝網路)

中國無故扣留金門釣客,與近年操作「人質外交」極相似,意圖向台灣政府施壓。(合成畫面/海巡署提供、翻攝網路)

我國2名金門民眾17日出海釣魚失聯,隔日在福建水域為中方海警尋獲。在中方無故留置2人數日之後,23日中午先將其中一名釣客送回金門,卻持續扣留另一名具有軍職身分的胡姓釣客。相關部門人士指出,中國無故扣留胡姓民眾的作法,與近年來數度操作的「人質外交」極為相似,懷疑中國藉口胡姓民眾隱暪身份將其扣留,意在掌握升高敵對意識的籌碼,向我國政府進行政治施壓。

 

事實上,無故扣留他國特定身份人員,做為政治施壓籌碼的作法,在中國早有前例。最有名的案例是2018年中國無故拘捕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只因其曾任外交官,並任職於國際非政府組織。儘管康明凱被捕時並未從事可疑活動,仍遭中國以間謀罪起訴;事後證實中國將康明凱做為「人質」,藉以施壓加拿大釋放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說明2名金門釣客的情形。(取自微博)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未說明金門釣客為何遭扣留,外界認為此舉是為了對台政府施壓。(取自微博)

 

 

金門2釣客迷航1人返台 另1人具軍職遭扣留 

 

金門縣金沙鎮胡姓與吳姓2名釣客,17日出海釣魚時不慎迷航,隔日在中國泉州圍頭海域被中國海警尋獲。儘管2人健康無虞,中方並未立即將人送回金門,反而無故扣留,直至23日才將平民身分的吳男返送金門。

 

在從媒體報導獲知另一名胡姓民眾為現役軍人之後,中方則指控其未如實說明身分,且「編造虛假職業信息有意隱瞞」,必須進一步核實了解相關情況,至今未告知我方何時放人。

 

吳姓釣客23日平安返台,但胡姓釣客因具軍職身分,中國仍未放人。(取自立委陳玉珍臉書)

 

 

釣客非交戰人員 中國做法有違國際人道原則

 

知情人士透露,2名釣客平常就會相約出海釣魚,在迷航至泉州水域時,船上也僅有釣具,明顯可見2人並未從事任何可疑行為。知情人士指出,2名釣客並未從事危害中國安全的行為,儘管兩岸關係特殊,但此時並非交戰時期,胡姓人員雖具軍職,卻非國際法定義的交戰人員,對岸毫無扣人理由。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98條訂定之「救助的義務」,每個國家都應責成該國國籍船,在不危及自身船舶及船上人員的情況下,救助在海上遇到的「任何有生命危險的人」。例如日前中國漁船在金廈水域遇險,我方也依相關國際法規範及國際人道精神協助搜救。

 

中國漁船在金門外海翻覆,海巡署派遣4艘船艦前往搜救。(海巡署提供)
中國漁民在金廈海域落海,台灣海巡署基於人道精神予以救援。(資料照片/海巡署提供)

 

然而中國海警在尋獲我方2名釣客時,雖依《海洋法公約》義務施以救援,隨後卻利用國際法未規範的灰色地帶,在未經任何司法程序的情況下無故將人扣留,知情人士指出,這種作法已明顯違反國際人道原則及國際慣例。

 

 

中國把我釣客當政治肉票 恐藉以對台政府施壓

 

對於中方的作法,相關部門人士研判,中國應是有意循近年來慣用的「人質外交」手法,將胡姓民眾做為政治脅迫的「人質」之用;尤其在獲知胡姓民眾具軍職身分後,中方形同掌握升高情勢的籌碼,將可能用以對台灣政府政治施壓。

 

近年來中國無故逮捕他國公民時有所聞,其中不少個案成為中國「人質外交」的肉票,被中國用做與當事國談判的籌碼。例如遭指控洩露中國機密的澳洲記者成蕾,在關押逾1千天之後,在澳中談判改善關係後獲釋,便是典型的案例。

 

被關押在北京長達3年的澳洲記者成蕾上週獲釋後首度受訪指出,時而感覺自己像新生兒般「非常脆弱」。(圖取自Sky News Australia YouTube頻道youtube.com)
澳洲記者成蕾(右)被控洩露機密,遭中國關押1千多天,在澳中談判關係改善後才獲釋。(擷自Sky News Australia YouTube)

 

 

「人質外交」早有前例 曾逮加拿大前外交官逼放孟晚舟

 

而最有名的案例,則是2018年底加拿大政府逮捕孟晚舟10天後,中國逮捕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及斯帕弗(Michael Spavor),但從未說明逮捕及拘留的理由;而康明凱曾經擔任外交官的經歷及任職非政府組織的背景,成為他遭到中國指控危害國家安全的依據。

 

康明凱是加拿大前外交官。美聯社
加拿大政府2018年逮捕孟晚舟,中國沒多久也逮捕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及斯帕弗(下圖),且未說明逮捕理由。(美聯社)
A man wearing a white collared shirt sits in front of a calendar.

 

康明凱2人被扣留後,加拿大及美國隨即公開譴責中國進行「人質外交」,任意拘留外國公民當成外交談判籌碼;隨後國際社會跟進譴責中國作法,日本、英、法、德等歐盟成員國聯合簽署宣言,譴責中國的「人質外交」既不合法亦不道德。

 

儘管中國一再否認康明凱案與孟晚舟案有關連,但在2021年9月,華為與美國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孟晚舟回到中國,康明凱及斯帕弗也在數個小時後獲釋。加拿大政府也在隨後的聯合國大會期間發起「對抗中國人質外交」的跨國機制,號召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惡行採取集體對抗行動。

 

 

美國檢方撤銷對孟晚舟(中)涉及銀行詐欺等指控。圖為2021年9月孟晚舟在加國法院前發表聲明。(美聯社)
2021年9月華為與美國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孟晚舟(美聯社)回到中國,並在機場發表談話。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