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引起社會恐慌,專家學者認為恐與仙人掌桿菌有關。(陳愷巨攝)
台北市信義區遠百信義A13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疑出現大規模食物中毒,目前最新累計10例個案,其中2人死亡,重症又新增1人,變3例重症。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說明,死亡案例是一位39歲男性,若無共病,則是相當罕見,推測此案恐與仙人掌桿菌有關,質疑「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
台大急診室臨床教授李建璋在臉書寫下,過去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多半是小吃攤或是營養午餐等,這次是發生在百貨公司內的名店,著實令人感到不安,歷史上大規模導致致死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是李斯德氏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桿菌,近期還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米酵菌酸中毒,此次事件當然可能是遭受這些細菌污染。
李建璋指出,這些病患共同提到炒粿仔條,讓他想起一個醫學上的症候群,稱為「炒飯症候群(Fried rice syndrome)」,這是指煮熟米飯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時,可能導致一種特殊細菌稱為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長,這些細菌會產生一種腸毒素 (cereulide),這種毒素會破壞粒腺體能量代謝,若毒素數量多就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李建璋續指,雖然炒麵,炒飯有經過大火伴炒,但是仙人掌桿菌有孢子耐熱,毒素也耐熱,即使炒過也殺不死,等到吃入肚內適當溫度, 這些孢子萌芽加上毒素就產生症狀,近期就有美國女大生、2021年澳洲有位華裔女士,都是吃了放了1星期才加熱的炒飯炒麵,導致嚴重反應甚至喪生。
李建璋強調,仙人掌桿菌有一個危險溫度區,在室溫是最容易生長,高於60度和低於10度都不容易生長,而粿仔條多半是煮熟後放在外面,需要烹調時才大火拌炒,的確有可能產生炒飯症候群。
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也表示,「從用餐時間,到發病的時間僅數小時,最有可能是食物中毒,可以確定非感染性腸胃炎(通常需48小時才會發病)。」而死亡案例是一位39歲男性,若無共病,則是相當罕見。「因為通常高風險族群是老人、兒童、及懷孕女性。當然或許沒有此類高風險族群用餐,但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
何美鄉強調,若媒體資訊屬正確,病例中有食用粿條或河粉者,這就更趨向於仙人掌桿菌,澱粉被發酵之後的結果。「所以此時,衛生局最需要釐清的事,食物保存的SOP(也就是粿條或河粉在被烹調前,置放於室溫多久?)還有冰箱溫度的管理、冰箱容量的管理(太滿則無法保證每樣食物都是在適當的低溫下保存)。」
何美鄉認為,北市府衛生局稽查發現三缺失,含餐具疑似有蟑螂排泄物、刀具夾放於流理台、未提員工健撿資料。卻沒看到最至關重要的資訊,「食物在被至烹調之前保存溫度的SOP、還有這些粿條及河粉的來源為何?」
何美鄉呼籲,盼此食安事件儘速落幕,並能藉此機會讓食物保存SOP的細節,列入餐飲業重要管理項目,還有衛生單位在調查食安事件時,隨時都要保留有可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思維,「不慎發生的食安意外是食安問題,人為的蓄意破壞則是國安問題,兩者處理的方式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