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是一種非常具有威懾力的武器。(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作者提供)
飛彈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像洲際彈道飛彈、高超音速乘波體飛行器等,更是現代航太科技的尖端產品。從鎮守台海的雄二、雄三,英法提供給烏克蘭的暴風陰影,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鋯石,美國的ATACMS,到對岸的東風17等,飛彈究竟具有什麼樣的特點,能讓其在現代戰爭中成為如此高效,且非常具有威懾力的武器?
首先,就載台本身而言,它不載人、有去無回,且可犧牲。
飛彈由於不載人,所以相較戰機等其他飛行器,可以省去所有人員維生系統和許多安全性設計所帶來的重量、體積和造價,同時,它也可以不用在意人體的生理極限,如空對空、地對空飛彈可做出30個G以上的劇烈機動,或者高超音速飛行器可以持續以極音速飛行,而不用像SR-71那樣對飛行員做高溫相關的保護。
此外它有去無回,所以不像許多飛行器需要攜帶回程的燃料,它的燃料只需要攜帶去程的就好,且由於是一次性使用,所以其結構、發動機較不需要考慮壽命的問題,能降低研發難度和製造成本。
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它可犧牲(這和它不載人也有很大的關係,且單價較戰機便宜)。飛彈是可以犧牲的,所以在發射的載台不受敵方威脅的情況下,最壞的結果就是沒打中,或是被攔截掉了,因此較無心理負擔,且可以進行「發射10枚,保留4枚被攔截掉的空間,最後還會有6枚打中目標」這種操作(要是戰機可不行,戰機每架都得要安全返航)。
其次,就飛行特性而言,它飛行速度快、射程遠,且非常精準(相較於無制導的砲彈或炸彈)。
飛彈本身算是酬載比較小的飛行器,它不需要負擔人員、起落架、為了執行多樣化任務而配備的航電系統所帶來的重量,它主要的酬載就是炸藥,因此,飛彈的飛行速度就容易得到提升。越快的飛行速度,搭配本身較小的體積(這方面還有降低RCS的潛力),就越能壓縮敵方反應時間、增加攔截的難度。
相較於基本上只是拋射的砲彈、航空炸彈,飛彈本身帶有動力系統,具有可持續飛行的特性,所以它的射程也比前兩者長許多,可攻擊到非長遠的目標;這種射程上的優勢,也是軍艦的武器從二戰時的艦砲逐漸轉變為今日以反艦飛彈為主的重要原因。另外,現代科技賦予它的導航、導引與控制技術,讓它比傳統砲彈和炸彈精準許多。精準對武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枚投射出去的武器沒有命中目標、對目標造成毀傷,那它跟沒發射出去幾乎是一樣的意思。
除了載台本身和飛行上的特性之外,飛彈還有一些特點:
第一,它容易小型化,可適應各種載台,這能讓它在戰術上的運用更加靈活,像魚叉飛彈有空射型、岸射型、艦射型和潛射型;小型化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能讓單個載台發揮很大的戰鬥力,如一架Su-30MKM可掛載四枚Kh-31A反艦飛彈、一艘量產型沱江級巡邏艦可搭載12枚反艦飛彈,或一艘俄亥俄級潛艦可攜帶24枚三叉戟二型彈道飛彈。
第二,它不像戰機一樣是那麼複雜的系統工程,其研發和製造門檻相對較低,單價也較戰機便宜,量產速度更快,且有保密上的優勢。飛彈的庫存數量、部署位置、飛行性能等,一般都不會讓外界有過於詳細的掌握。有些飛彈,如台灣的雄二E,到現在(2024年四月初)都還沒有任何一張實際的照片可以看到確切的外型,作為對比,戰機在哪個機場有部署、總數多少架,在光天化日之下是難以隱瞞的,
第三,飛彈其實是一款對進攻方較有利的武器。攻擊方要發射數枚飛彈很簡單,但防禦方要全部攔截則有難度。對於攻擊方來說,只要有一枚射中目標,就算成功(儘管戰果可能大打折扣);但對防禦方來說,必須每一枚飛彈都有攔截到,才算成功,比如先前葉門胡賽武裝在紅海對美軍船艦的攻擊就是一例。
最後,飛彈是直接攻擊敵方的武器。不管戰機、軍艦,最後都是要靠發射飛彈去摧毀敵方目標,所以飛彈的好壞對這些載台的戰力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換個角度想,直接加強飛彈的性能,對於載台戰鬥力的提升是有最直接、最重大的幫助的。
冷戰結束後到現在,有許多新武器出現,如帶精確制導組件(如GPS制導)甚至動力系統的精靈炸彈(如法國的AASM炸彈),或帶導引頭的火箭(如海馬斯),或彈簧刀、柳葉刀那種自殺式無人機(又稱為遊蕩彈藥)。其實這些東西的概念都和飛彈類似,只是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它可能更注重降低成本(如此一來才可以大量使用),它可能對速度、射程沒有那麼多的要求,它可能需要能夠長時間巡航並隨時更改打擊目標等。那些產品都是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去優化的,但本質上它的核心精神都和飛彈相同,不外乎是用前面提到的幾個特點,在它們各自的使用環境中彰顯其戰術價值。
【延伸閱讀】: 國防利劍——雄風三、天弓三與萬劍飛彈的比較
※作者畢業於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著有《戰鬥機設計與運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