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核四鐵鎚還要握多久──從電價調整 反對黨失焦談起

吳海瑞 2024年04月15日 07:00:00
這次電價調整,反對黨趁機再次行銷核能、核四,應證了一句話:「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看每個問題都像釘子」。(本報資料照片)

這次電價調整,反對黨趁機再次行銷核能、核四,應證了一句話:「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看每個問題都像釘子」。(本報資料照片)

四月份啟動的電價調整方案,分住宅、小商店、一般產業、用電大戶四類,再依其用電多寡訂定調幅,如小商店700度以下調3%,資料中心3億度以上、特大戶150億度以上調幅達25%,後者似為Google、中華電信、台積電等指標性廠家量身,凸顯這次調漲有充分考量台灣產業特性與用電結構,也兼顧公平性,讓用電多的富裕家庭和盈利豐厚的大企業支付更高的單價。整體而言,各界普遍可以接受。

 

在此氛圍下,仍有一些可關注的議題,例如,調漲電價與政府補貼之後,台電的下一步是什麼?有多少資金會用來改善財務結構,有多少會用在強化電網的韌性?而政府每年一千萬元的補貼,何時、何情況下可以終止?又如,未來是否可以更適時地反映成本變化,如參考中油的浮動油價機制(按國際指標原油的週均價及匯率80%的變動幅度調整批售價);事實上新加坡就這樣做了,將電價設定為過去2.5個月進口燃料平均成本的函數。

 

然而,立院質詢台上,以國民黨為主的反對黨將焦點放在「打綠、復核、凍漲、擴權」。其論述的重點並無新意:綠電是台電虧本的元凶;便宜的核電是解方,舊機要延役,核四要重啟。具體展開的行動是提案立即停止調漲電價;調漲電價要經立法院同意。

 

上述凍漲、擴權有適法性問題,不在話下。以下謹就近期核、綠電發展趨勢與個案來檢視打綠、復核的科學、理性成分,並探討此次電價調漲的真因。

 

3月4日紐約時報以《為什麼英國核電苦苦掙扎Why Britain Is Struggling With Nuclear Power》為題報導英國欣克利角核電廠的建廠近況。該工程已延宕十年,但離完工還有幾年的時間,負責興建的法國電力公司預警,原本預定2027年啟用,可能延到2031年,而且成本飆漲;主要是因應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原始設計有七千處變更及鋼筋與混凝土增加二至三成,最終可能達497億英鎊(約六百億美元,而最初的預算是180億英鎊)。另有中國網路媒體預言該電廠可能爛尾。

 

由此案例可知,重啟核四並非易事,時間、成本充滿變數。不可能如公投正方代表所稱的,僅需花費500億元台幣,3年就可以重新商轉。為了合理化核四重啟,數年來一直營造缺電危機,硬是將台電設備或操作異常導致發電機組跳脫的停電,解讀為缺電;但擁核者或說不出何時缺電?缺多少?或說現在已經缺電,跳電是掩人耳目,卻共同提出一個邏輯不通、遠水也救不了近火的核四解決方案!

 

2021年12月18日四大公投落幕後,有大企業家以先知的姿態表示,「可以確定的是,明年(2022年)一定缺電,工業也會,家庭也會」,並強調「既然大家都做了決定,將來就不要埋怨,要對缺電做準備」,這是出口怨氣的發洩,斷言一定缺電,並和公投結果做因果關係的連結,經不起邏輯檢驗。

 

核能技術仍在進展中,但要商業化還有距離。郭台銘「競選」總統時喊出的一縣市一小型核能電廠(SMR)方案,雖沒有核災威脅(核廢料仍然無法解決),但成本是一大問題,美國最領先的小型核電開發公司NuScale Power Corp.去年十一月初,宣布終止與猶他州電力系統聯合開發的「無碳電力計畫」,理由是發電成本暴增,無商業可行性。該公司執行長話說得直白:「當你騎在死馬上,就得趕快下馬」。這句話也適用於老是想把核四死馬當活馬醫的擁核人士和政黨。

 

無放射性廢料的核融合,是目前的顯學,但畢竟還是未來之夢。民進黨官方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醒台灣需要儲備這方面的人才,否則連基礎都沒有,企業家的高瞻遠矚,值得肯定。畢竟,安全、無放射性廢料的發電方式,讓人期待,不過,若有朝一日美夢成真,此核已非彼核──目前運行中的傳統核能,就某種意義來說,是「缺陷商品」;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有人說童子賢擁核,與賴清德不同調,是言重了。賴競選時說他選的是下一任四年總統,不是競選未來10年或是更久。他會把目標放在風力發電、太陽能、氫能,以及台灣本身的自然能源,包括潮汐發電、地熱發電、生質能發電、小水力發電等,這是務實的說法,也是蔡英文能源政策的延續──綠電比例在2025年的目標是20%,這是賴的當務之急,必須急起直追。

 

台灣的綠能目標好高騖遠嗎?日本可以給答案。日本2023年綠電佔比近24%,十年內可以翻倍,漲電價推升綠電佔比是主要手段之一,現在東京電力或關西電力的平均電價,已經跟再生能源的價格接近,因此驅動更多企業主動投入再生能源(台灣反對黨的操作是圖利廠商)。但這樣的成績日本與論並不買單,2021年首次超過兩成(20.3%)時,《日本經濟新聞》當時給予的評價是落後歐洲主要國家的四成以上,甚至低於接近三成的中國,言下還要努力。

 

回頭說台灣的這次電價調漲,反對黨所指的綠電、核電是關鍵嗎?制定電價政策和台灣相仿的韓國可以給參考。比台灣多核電、少綠電的韓國,電價還是漲,且漲得比台灣還兇!2023年電價與2020年比較,韓國工業電價四年漲87%,台灣僅42%;韓國民生電價四年漲49%,台灣僅3.1%。韓國2023年核能發電佔其結構的29.2%,是台灣6.3%的4.6倍多;綠電佔比9.2%,略少於台灣的10.5%。韓國電價不得不漲的理由是天然氣與燃煤超過六成的電力供應,而與台灣類似,97%的能源仰賴進口,這才是兩國電價不得不調漲的主因。

 

發展綠能目前是全球趨勢。國民黨批評台灣的綠能不夠用(稱是被台積電買光了),又說綠能成本高,助長電價,解方就是核電,甚至有擁核人士呼籲半導體廠商認養核四,完全不知核電並非台積電及其主要客戶所認可的再生能源。這次電價調整,又趁機再次行銷核能、核四,正應證了一句話:「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看每個問題都像釘子」。

 

認知作戰仍在進行中,四年後,還有手握核四鐵鎚的總統候選人在呼喊?!

 

※作者為專業經理人

關鍵字: 電價 核四 綠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