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中國遭美國拉攏盟友圍困 但幾乎無法還擊

郭正原 2024年04月16日 08:49:00
紐時分析認為,拜登拉冷盟邦圍困中國使得習近平無法還擊。圖為美日菲領袖在白宮舉行三國峰會。(美聯社)

紐時分析認為,拜登拉冷盟邦圍困中國使得習近平無法還擊。圖為美日菲領袖在白宮舉行三國峰會。(美聯社)

紐時中文網15日刊登分析文章,認為美國總統拜登在中國周邊建立美國安全聯盟的努力,很可能會強化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觀點,即華盛頓正在領導一場對中國進行「遏制、包圍和打壓」的全面運動。而習近平卻對此無能為力。

 

該文提到對中國而言,拜登(Joe Biden)的行動無異於冷戰的翻版,當時世界被分割成對立陣營。在這種觀點看來,北京受困於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從日本到菲律賓沿著中國東海岸延伸,並沿著中印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甚至穿過浩瀚的太平洋,一直延續到多個面積雖小但極具戰略意義的島國所形成的包圍圈中。拜登11日在白宮會見了日本和菲律賓領導人,這是三國舉行的首次峰會,標誌著對中國的進一步施壓。美國官員表示,這次會晤目的就是聯手合作反對中國在南海對菲律賓、在東海對日本日益咄咄逼人的行為。拜登表示,美國與日本和菲律賓的防禦承諾「堅定如鐵」。

 

三國在峰會結束後同意加強海軍和海岸防衛隊聯合演習,並承諾進行新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技術合作。此次峰會的基礎是拜登與日韓領導人去年8月在大衛營達成的開創性防務協議,以及去年公布的英美澳三國合作AUKUS核動力攻擊潛艦計劃。拜登還試圖通過一個名為「四方安全對話」的機制和印度拉近距離,印度是中國在對未開發國家施加影響力方面的主要競爭對手。印度領導人去年對華盛頓的高調訪問也加劇了中國對印度的疑慮。

 

(延伸閱讀:美日菲峰會強調防禦承諾堅定如鋼鐵 拜登宣布加速印太投資項目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中國與亞洲安全項目主任袁勁東認為,「中國顯然對這些事態發展感到震驚…在中方看來,美國及其盟國已經明確決定需要遏制中國。」作為回應,中國一直在加強自己與俄國和北韓等夥伴的關係。中國和俄國9日在北京舉行外長會議,警告美國不要在亞洲複製北約組織。中國高層領導人之一的趙樂際則前往平壤,承諾「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協調」。

 

 

而作為共黨喉舌的「環球時報」,則指控美國及其盟友「以合作之名煽動對抗,以和平之名炫耀武力,以秩序之名製造混亂」。但分析人士表示,除了嚴辭譴責和走過場的海上巡邏,北京方面反擊美國壓力的選擇似乎有限,尤其是在中國面臨經濟增長放緩和貿易摩擦加劇的情況下。北京的軍隊雖然正在迅速現代化,但沒有經歷過實戰,與美國領導的聯盟對抗將冒巨大風險。此外,北京的決心目前正在南海受到挑戰,它與馬尼拉當局在有爭議的水域問題上僵持不下。

 

中國將菲律賓描繪成美國和日本的又一個棋子,並試圖將自己描繪成美國好鬥情緒的受害者。然而毫無顧忌的擴張做法,再加上它在南海修建布滿軍事設施和飛機跑道的人工島嶼,已經導致菲律賓改變態度,促使其擁抱美國。袁勁東直言,「中國要心裡有數,因為是它自己在南海積極進行領土主張的活動,導致菲律賓琵琶別抱選擇加強與美國的關係」。

 

(延伸閱讀:專家:美日菲首次峰會 將威懾中國在南海的活動

 

而去年的大衛營峰會同樣凸顯了日韓兩國對中國日益強硬姿態的不安,甚至促使這兩個亞洲鄰國擱置了數十年來因殖民佔領和「二戰」而持續的緊張關係。從長遠來看,拜登的戰略能否成功遏制中國還有待觀察。 在中國的民族主義者看來,美國的聯盟是脆弱的,並且隨著每次美國總統選舉的變化而改變。然後是習近平,他認為西方正處於結構性衰退,而中國作為亞洲主導力量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頗具影響力的政治學家鄭永年表示,中國仍然希望和平解決爭端,「我們不碰菲律賓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害怕美國。」他強調,「美國人不應該把自己看得那麼高。他們無法解決阿富汗或烏克蘭問題,」中國還針對印尼、沙烏地阿拉伯和南非等不結盟國家發起了外交攻勢。而在海上霸權爭奪中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太平洋島國,也受益於中國的魅力攻勢。甚至北京採取了極不尋常的舉措,以歡迎現任領導人的規格,歡迎尚未就任的印尼總統當選人普拉博沃訪問中國,並安排他與習近平會面。這樣的禮遇通常只針對就任後的領導人,可能反映出了當局對菲律賓小馬可仕上台後沒有更積極拉攏他的遺憾。

 

然而,在中國經濟受到房地產危機和外國投資銳減的打擊下,北京抗衡華府的騰挪空間仍然受制於陷入困境的經濟。中國一直在增加出口,但這已經引發了與一些國家的摩擦,它們對中國廉價商品大量湧入感到擔憂。美國更廣泛的施壓行動也可能促使中國採取措施,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儘管與美國存在分歧,中國仍在進行兩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之間的對話,與澳洲等一些鄰國的關係也正在慢慢解凍。分析人士指出,近幾個月來,儘管台灣選出了中共高層所厭惡的領導人,北京也避免升級在台灣周邊的軍事存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莊嘉穎談到北京時表示。「他們肯定更加謹慎,並表現出接觸的意願。」、「他們意識到讓摩擦升級存在實際的風險。我們只是還沒有看到任何實質性的妥協。」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