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赫拉瓦影展放映現場(來源:伊赫拉瓦影展官網)
1997年秋天,捷克中部的小城市伊赫拉瓦(Jihlava),幾個高中生希望藉由電影來進行思考(Thinking through Film),在他們的努力下,「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Ji.hlava IDFF, Jihlav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誕生了。
二十年來,在這個捷克最古老的礦業城市,Ji.hlava IDFF 從僅有數十位觀眾參與的小型活動,成長為放映四百多部影片、有著四萬多人次參與的國際盛事。每年十月的最後一週,Ji.hlava IDFF 透過原創的、激進的、實驗性的節目及活動,開始拓展「紀錄片」與「影展」的邊界。
這個如今已是東歐規模最大最重要的紀錄片影展,在今年選擇了「台灣」作為影展的焦點國家,將策劃一個台灣紀錄片的回顧單元,這或許是國際影展上首次的台灣紀錄片回顧,意義非凡!影展選片人Andrea Slováková於上週來到台灣進行調查研究, Taiwan Docs特別抓緊機會專訪Andrea,與她聊聊Ji.hlava IDFF的策展經驗及她對台灣紀錄片的觀察。
從觀眾到影展核心團隊
Taiwan Docs:先請你簡短自我介紹,並聊聊如何踏入影展工作?
Andrea:我是在捷克住了18年的斯洛伐克人。在布拉格電影及電影表演藝術學院(FAMU)念書時,學的是電影理論及媒體研究(film studies and media studies),後來也跨足到紀錄片及實驗電影的製作。博士班畢業後,我開始在捷克布爾諾大學的電影理論系教書,授課內容包括世界紀錄片史、實驗電影史,及其他紀錄片相關課程,包括發行、製作、研究方法論等。
我和Ji.hlava IDFF相遇之初,只是一個狂熱的影癡觀眾,是一大群湧入影展會場的年輕觀眾之一,每天從早到晚看片,最後一場放映後,便就近以附近體育館為旅館,席地睡去。當時的我對影展的選片印象深刻,更熱愛映後座談,那些欲罷不能的討論總是非常熱烈、非常通透,充滿對細節的深刻觀察。
雖然當時的Ji.hlava IDFF只是一個小小的區域性活動,但卻是捷克唯一一個公開映演紀錄片的活動,也是唯一一個可在大銀幕上看到紀錄片的機會。我開始幫影展日報及當地報紙寫寫文章,而Marek Hovorka和Petr Lukeš看到我的文章後,便邀請我加入影展團隊。
Marek Hovorka是Ji.hlava IDFF的總監,而Petr Lukeš曾任影展節目總監,現在也仍是影展非常重要的選片人,我們三人是Ji.hlava IDFF選片小組的核心成員。我在Ji.hlava IDFF全職工作九年,一開始影展規模還小,從小到大所有的環節都由我們三人一手包辦,而經過這幾年,影展越來越國際化,規模也不同以往,更多工作人員加入,我轉而專心選片工作,其中又以實驗紀錄片為主。
讓Ji.hlava IDFF成為東歐紀錄片的代表
Taiwan Docs:Ji.hlava IDFF是如何從地方性影展,發展成現在的國際規模?
Andrea:Ji.hlava IDFF的經費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來源,第一是政府補助,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第二是國際贊助,主要是歐盟的Media Fund,或是如來自大使館等較為零碎的單筆贊助。第三就是私人資助了,不過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現金贊助越來越困難,大部分贊助商都改以商品或服務來支持。
1997年Ji.hlava IDFF剛成立時,只是一個在一間小戲院放映三天的小活動,片單也只有捷克本國紀錄片,但我們邀請了導演來參與映後座談,出乎意料地,所有導演都應允出席,來到伊赫拉瓦。可以想見,對當時的創作者而言,因為缺乏商業發行管道,作品曝光及觀眾交流的機會也少,而Ji.hlava IDFF也就成為唯一能在戲院看到紀錄片的活動。不過我認為,Ji.hlava IDFF的規模能突破地域限制,成為國際性活動的重大關鍵,是創設了東歐紀錄片競賽 「Between the Seas」。
東歐地區對世界其他地方而言,實在太神秘、太難以理解了。尤其在共產政體解體後,這些國家各自建立起自己的電影製作及發行體系,加上經濟崩盤,各國電影產業都歷經從國有走向私有的歷程,產業一片混亂,讓外國人摸不著頭緒。因此,我們決定透過影展去展現、整理東歐電影╱紀錄片的全貌,不僅要向國際引薦每年最好的東歐紀錄片,同時也希望支持這些國家的紀錄片創作。
我們創立了市場展「East Silver」,建立數位看片平台(Media Library) ,將約三百部東歐紀錄片數位化後上線,讓來訪影人自由觀看。另外也和NGO組織「Institution of Documentary Films」合辦跨國合製論壇,邀請東歐創作者來伊赫拉瓦簡報,鼓勵東歐企劃案尋找國際合製夥伴。同時,我們也經常到西歐國家出差,藉由國際推廣,確立並強化Ji.hlava IDFFF作為東歐紀錄片代表的角色。
出版、推廣、串聯,都是策展精神的體現
Ji.hlava IDFF從來就不只是為期六天的放映活動,我們尤其著重出版與文字論述。在影展剛創立的時候,捷克幾乎不存在任何有關紀錄片的文本,而紀錄片也還沒有發行管道及媒體曝光,缺乏公開討論的環境。有鑑於此,我們開始出版各種選集,收錄梳理歷史及影片評論的長篇文章,包含譯作和捷克學者的作品。我們也編輯出版雜誌,一年出10期,我當時就身兼這些出版品的主編。
我從第五屆Ji.hlava IDFF加入到現在也15年了,影展的規模已不同於以往,更加獲得國際肯定,每年有越來越多外賓來訪,也讓我們成為業界的重要活動,捲動更多人參與。
我們開始規劃非影展期間的常態活動,像是「伊赫拉瓦紀錄片影像中心」,收藏歷年參展影片及其他紀錄片作品。我們也舉辦高中生影像教育活動,因為捷克不像歐洲其他國家,我們沒有官方的電影或影像教育,只好由非營利組織來推動。我們也持續出版雜誌,現在紙本雜誌已改為兩年一本,但一年會上線六期線上雜誌,部分文章也會翻譯成英文,拓展讀者群。
2006年,我們創立了線上平台「DOC Alliance」,由七個國際影展(註)精選影片上線,跨國、跨單位的合作,讓全世界的觀眾更容易接觸到他國作品。也因為影片是由七個影展推薦、精選而來,這個平台就如同是七個影展風格及態度的延伸,目前約有1500部作品可供付費觀看,包括許多經典影片、大師作品以及新銳創作。
什麼是紀錄片?實驗影像蘊藏無限可能
Taiwan Docs:請談談為什麼Ji.hlava IDFF在小規模時期,就將實驗片納入競賽?
Andrea:實驗影像一直都是我們很重視的一環,雖然起初片量不太多。作為「紀錄片影展」,我們想試著去定位「紀錄片」的界線與範疇。 我們試圖探問「什麼是紀錄片 」?這不是個簡單問題,大概連Bill Nichols(註2)也無法輕易回答。在探索過程中,我們發現紀錄片其實涵蓋了許多可能性,其中,實驗影像更經常是現實╱真實的反映,當電影逐漸走向數位,許多電影創作者及視覺藝術家開始數位創作,電腦科技成為影像創作的新工具,實驗影像也益發活力充沛,越來越不可忽視。
雖然當時在中歐和東歐,還沒有人關注到這個現象,但我們發現這已是個日漸豐富多元的領域。同時在捷克,實驗電影場景也越來越蓬勃發展,在共產時期,實驗影像只能秘密進行,從1990年開始,這些地下創作開始浮上檯面,衝撞官方建立的影像文化。在學術領域也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視覺藝術或實驗影像,年輕創作者也開始做這方面東西,我們觀察到這重要趨勢,不管是在全世界、歐洲或捷克皆然,因此我們設立實驗單元 「Fascinations」,獨立論述實驗影像,Fascinations底下設有國際競賽、 捷克競賽、回顧單元,也有在藝廊的Off-Screen放映,以視覺裝置為主。 (訪問╱林木材,整理、翻譯╱鍾佩樺,編輯╱何思瑩)
(下篇請點這裡)
註1:DOC Alliance由七個國際影展共同參與運作,包括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CPH:DOX、德國萊比錫暨動畫影展DOK Leipzig、捷克伊赫拉瓦紀錄片影展Ji.hlava IDFF、瑞士真實影展Visions du Reel、法國馬賽影展FID Marseille、里斯本紀錄片影展Doclisboa及波蘭Docs Against Gravity影展等。
註2:Bill Nichols,美國知名電影評論及紀錄片學者。
【延伸閱讀】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