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整理了辯論當天的3個爭點,以及辯論的流程。(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死刑是否違憲的言詞辯論庭,將在下周二(23日)於憲法法庭展開,無論是支持方或反對方,近日都積極表達自身的意見,雙方隔空激烈交火。儘管各種言論滿天飛,但大多民眾卻看得霧煞煞,《上報》為此整理了當天辯論的3個主要爭點、以及一整天言詞辯論的流程,讓讀者一次看懂。
「死刑是否違憲」的議題中,包括要討論死刑除了剝奪生命外,是否還干預了如「免於酷刑」、「人性尊嚴」等憲法上賦予民眾的權利;再更深入一些,死刑所追求的目的為何?這些目的是否都合憲;若死刑違憲的話,有沒有其他刑罰可取代、或是有哪些配套措施。
這次辯論的另一個爭點是,若死刑制度合憲,是否應該要縮限能判死的犯罪類型、或是僅有哪些類型的犯罪能判死;37名死囚當初遭判死刑的罪名是否有違憲之虞,理由為何;另外,要是被告有精神障礙、心智缺陷,或是在行為時的「辨識能力」受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宣告死刑是否違憲?
對於死刑的程序,從審判過程到判決宣告之後,目前現今的配套措施是否都合憲?是否有部分需要變更或修正,其理由為何。
根據憲法法庭公布的資訊,23日當天上午10點宣讀完注意事項後,會先讓聲請人的3位訴訟代理人、以及法務部代表/訴訟代理人雙方各陳述15分鐘;緊接著專家學者、鑑定機關代表及團體陳述後,便進入交互詢問的環節,同樣也是讓聲請人方及關係機關各詢問30分鐘。
在經過中午休息後,下午便是12位大法官的詢答時間,預計進行90分鐘;最後在下午4點開始,便是正反雙方的結辯時間,雙方各有15分鐘的時間。而言詞辯論庭預計在下午4點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