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年到四年政局的關鍵,不在於罵到藍白無法還口,而在於民進黨以及支持者們能不能讓人們感到賴清德準總統所帶領的執政團隊在走對的路,有願景且有能力。(美聯社)
如果只看近期的新聞標題和社群媒體討論,很多人恐怕會以為賴清德新任期將立刻面對危機,不只國會的議程被藍白主導,而且青年支持還大幅流失。許多綠營支持者尤其焦慮於年輕人當中有太多「小草」,都「輕信」柯文哲的說法、都「被帶風向」,認為「民主富二代」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更困惑事態何以致此。
若從民調數字來看,這個困惑其實相當容易解答──因為根本沒這回事。社群平台的本來就會放大各方最為極端的聲音,並且鼓勵針鋒相對;同時,大眾討論的環境又強調要有明確的立場,各種觀望、疑惑、「還不知道」都難以被看見。因此,在各平台上最顯眼、最大聲的言論從來都沒有代表性,何況本來就是由柯文哲支持者所組成的社團與群組,更只是白營自己的核心支持者而已。換言之,若要了解普遍民意,民調仍是最為準確的出發點。
而綜合近期民調數據,不難看出整體環境對於民進黨政府其實相當有利,在面對柯文哲時尤其如此。首先,「信任」是其中一大關鍵字:民進黨政府近年來累積了足夠多的信任,並非僅侷限於泛綠的「同溫層」,而能擴及對所謂的中間選民,以及各方目前最看重的青年。反而是柯文所帶領的民眾黨,在基本面上其實遠遜綠營,很可能已經遇到瓶頸。對於民進黨及支持者而言,面對賴清德的新任期,這些事實都相當重要:謹慎固然是好事,但草木皆兵、過度焦慮反而只會壞事。從民調看來,新政府需要是在既有的基礎上穩紮穩打,而非下猛藥化解不存在的「危機」。
一個重要的指標是選民對現有團隊的信任程度。對長期執政的團隊來說,最大隱憂在於讓選民認為「說什麼都只是騙票而已,要做早就做了」,因此不再信任執政團隊,講什麼民眾都不想聽。要能成功面對這個危機,最大的資產則是民眾既有的信任,如果足夠多人認為執政團隊是真心想要把事情做好,就越願意至少繼續「聽聽看」執政黨想要傳達的訊息。
而這也是民進黨現在的強項所在:以美麗島電子報於4月22日至24日執行的民調為例,選民對蔡英文總統表示信任的比率將近一半,高達49.7%,遠高於馬英九卸任時的28.9%和陳水扁卸任時的20.5%。此外,拉長時間軸來看,雖然台灣社會對於政治人物長年都有許多負面標籤,且民進黨政府自第二任期以來也經歷政治上諸多風波,其中包含柯文哲的全面開火,但是蔡英文的信任度都能維持在近半的高檔,顯示這個信任經得起考驗。事實上,這樣的信任恰恰是從考驗當中產生的,是在2018年年底敗選的低谷之後,在2019年1月起急速上升,亦即並非在年中香港抗爭爆發之後才開始,是在回應習近平一國兩制發言、履行承諾堅決推動同婚、防堵非洲豬瘟等事件之後就已展開,或許是因為民眾看到了這個團隊的使命感何在,因此讓民眾願意給予信任,而在第二任期起始,蔡總統的信任度更僅在2020至2021年之間微幅向下修正,之後三年則大約維持相同水準,是相當堅實的基礎。
至少同樣重要的是,這個信任並不只是泛綠同溫層內部「自嗨」而已。美麗島民調在呈現報表時將選民的政黨傾向做出分組,特別呈現「對藍綠都有好感」(佔全體11.1%)、「對藍綠都無感」(佔7.1%)和「對藍綠都反感」(佔12.5%)三組選民的情況,也就是將「中間選民」又細分為三類。而在信任程度方面,「對藍綠都無感」的選民既然較為冷感,毫不意外有42.4%對此一問題未明確回答(而這群人很可能也不太會投票,對選舉影響預估較小),但在有回答的選民中,信任程度是驚人的七三開,壓倒性多數表示信任蔡總統(41.9%信任,僅15.7%不信任)。至於「對藍綠都有好感」的選民,則更是高達78.3%信任蔡英文,僅14.3%回答不信任,雖然這群人很可能是一概傾向給出正面意見,所以數字可能高估,但至少可以說絕不負面。三組中間選民中,僅有對藍綠都反感的選民,可能是基於對政治整體的負面評價,所以對蔡英文表達信任的比率不到四分之一。從這些指標來看,面對民進黨最需要爭取的選民、足以左右選舉的游離票,蔡英文其實留下了「有能力出圈」的潛在資產,關鍵將在於持續利用這項資產,說服他們值得出門投票支持。賴清德團隊完全不需要「砍掉重練」,而該持續把握。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對於不少選民而言,「都願意聽看看」其實是常態,願意聽柯文哲的說法,並不等於不信任民進黨政府。對民眾黨表示反感的選民(佔47.1%)固然有高達58.3%、將近六成信任蔡總統,但就連對民眾黨有好感的選民(佔36.4%)中,都仍有42.5%表示信任蔡英文,雖然低於不信任的50.1%,但仍然不低,絕非壓倒性的差距。對此,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必須阻止自己大驚小怪,即使是覺得「柯文哲意見可以聽看看」的選民當中,不少人都還是願意聽執政團隊的說法,並非就都是小草、都是柯粉、都是「搞不清楚狀況」,不該用指責、嘲笑或焦慮把他們越推越遠。
至於許多人最關心的世代問題,民調數據也顯示在所有年齡層中,蔡英文總統的信任度都有45%以上,並不如部分綠營支持者所想,有哪個世代特別「被帶風向」、因而對蔡英文總統不信任。事實上,蔡英文總統的信任程度在20-29歲之間來到50.7%,30-39歲則是46.2%,都不低於中年世代。所謂的青年選票流失,只是面對柯文哲競爭同批選民之下的結果,基本上只是藍綠競爭的青年版,並不是因為民進黨真的在青年世代有任何「破產」的危機──在交接前夕,蔡英文留給新團隊的資產相當可觀,雖然是以不到半數的選票當選,但新政府至少不必擔心「中間選民都不會想聽我們說話」。
更何況,同樣從民調看來,柯文哲作為「年輕人版的國民黨」,也很可能已經遇到瓶頸,並不是真正那麼厲害的敵手。那種「柯文哲透過抖音煽動年輕人」的想像,很可能只是人們從小草群組和社群網站動態而得來的印象,其實是帶有嚴重偏差的想像。
依照TVBS於三月執行的政治人物滿意度調查,對於一般全國性政治人物,都大約2成至2成5的選民表示「沒意見」,但對柯文哲沒有意見的民眾僅有13%,意味著許多不太關心政治、甚至未必會投票的人都對柯文哲「有感」。但是,他們的感受經常是負面的:柯文哲的滿意度僅有31%,與蔡英文、賴清德、侯友宜、韓國瑜等人都在四成以上的滿意度相比整整低了一個檔次,而柯文哲的不滿意度高達56%,更是民調列出的13位政治人物中最高。無感度最低、滿意度也低、不滿意度最高:從這樣的數字就足以推論,柯文哲要爭取「出圈」恐怕相當困難,在選民間的吸引力已經來到瓶頸,很可能已經來到需要「扭轉印象」才能前進的階段了。
而且,這也並不只是因為柯文哲被「藍綠夾殺」而已,連中間選民都對柯文哲表示反感。確實,在與藍綠各自翻臉之後,民進黨和國民黨支持者對柯文哲的不滿意度都超過七成(民進黨支持者78%、國民黨72%),但更重要的是,2022年1月時自稱中立的選民是以44%滿意、28%不滿意的比率偏向柯文哲,但到了現在卻已經只有18%滿意,更有高達46%不滿意──在翻轉藍綠之前,柯文哲先反轉的是民眾對他的滿意與不滿意比率。
何況,2022年年初選舉氛圍較弱,有31%的民眾自稱中立,但2024年3月份的民調中,自稱中立的選民僅剩18%,理論上應該排除掉了「其實有立場」的選民,而是以對政治關注程度較低的一群人為主。也確實,同份民調中這群人對賴清德的滿意度是28%比25%、有高達46%回答不知道,對侯友宜也是幾乎一模一樣的29%比25%、同樣46%不知道,但同樣這群人卻仍對柯文哲如此負面,足見他在真正的小草之外有多麼「顧人怨」,要持續擴張、跟中間選民溝通有多麼困難。
對照4月份美麗島電子報民調,同樣可以看見台灣民眾黨的好感比率僅有36.4%,反感比率則高達47.1%,也僅僅比TVBS民調中柯文哲個人的滿意度「好看」一些而已。若同樣區分美麗島所列出的三組中間選民,「對藍綠都有好感」的選民固然也有70.3%對民眾黨有好感,反映了這群選民普遍回答正面意見的特性,但到了「對藍綠都無感」和「對藍綠都反感」這兩組柯文哲最重要的潛在市場,前者也普遍對民眾黨無感,高達四分之三未明確回答,至於剩下的四分之一,好感與反感也只有五五開;至於後者這群「藍綠一樣爛」的選民中,也只有42.8%對民眾黨有好感,且僅有8.0%未明確回答,剩下的49.3%都抱持反感,恐怕是認為「藍綠白一樣爛」。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如果柯文哲是一檔股票,恐怕已經利多出盡,該是脫手的時候了。
民進黨擁有這樣的優勢,其實應該要能繼續保持,若在兩年後落入下風,原因將不會是藍白多麼厲害,而將是因為草木皆兵、自亂陣腳,浪費了手上現有的資產。
在此,民進黨和在野黨(特別是民眾黨)的策略選擇並不會一樣:對於在野黨而言,如果本來就提不出具體的願景,在對中關係、產業發展等議題上沒有明確主張,那麼「亂槍打鳥」、「越亂越好」確實是一套可行的策略,儘可能讓政治討論充滿雜音。但執政黨如果也跟著在野黨設定的議題起舞,甚至還加碼添亂、做更多無謂的攻擊,固然可能在圈內帶起聲量,但如果看起來「又是口水戰」、「根本和對方沒兩樣」,讓對「不排斥民進黨,也願意聽看看在野黨」的選民反而對政治新聞、對執政黨的訊息一併「關機」,恐怕將會浪費了自2019年以來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的信任。更進一步說,他們需要一個「積極支持民進黨,至少願意聽看看」的理由,在新的任期,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必須思考的是要如何利用既有的信任,去打造、去強化這樣的理由,而非掉到跟民眾黨同樣的水準,反而流失信任,讓選民撇過頭去不想看、不想聽。
所以,在具體溝通策略和風格上,民進黨及其支持者需要的不是聲嘶力竭,而是從容自信。不是「重建信任」,不是「緊急應戰」,而是利用現有的資產,延續「選對的人,走對的路」的故事,用實際的作為說服人民新政府負責任、具有使命感,所以值得持續信任。不是遇到爭議就極力撇清、敵我分明,錯把中間選民可能有的疑惑與不確定都當成被洗腦、被帶風向的表徵,而是「有成績不怕人比較」,願意好好聆聽與溝通。在議題的選擇上,民進黨及支持者不該把精力放在零碎的回擊與闢謠,而是主動設定議程、有計畫地選擇戰場,讓民眾知道「支持民進黨代表什麼」。因此,若要批評民眾黨(及國民黨),也該回到民進黨自己的品牌形象,做出明確的對比,說出他們的「壞」如何對應民進黨「好」,而非無所不罵、無所不戰。
進一步延伸,面對再來四年國會可能的泥淖,民進黨值得參考的案例是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當年將他面對的國會斥責為「不做事國會」(do-nothing congress),並提出正面的願景展望(「公平」)和切合願景的指標性法案(教育、住房、薪資等),不斷質問國會為何不予通過,清楚呈現兩黨對比。同時,杜魯門團隊的紀律非常高,不會輕易轉移焦點,東談一個政策、西談一個醜聞,而在幾個月期間清楚講出這樣的主敘事,成為他克服民調劣勢連任成功的主因。但相反地,同樣面反對勢力掣肘、同樣要指控對手只會干擾不會建設,英國前首相希斯(Edward Heath)卻缺乏這樣的正面願景,所以,當他以「到底誰在統治英國」(who governs Britain)為選戰主軸,選民卻不知道支持由他繼續統治的好處在哪,一切顯得都像爭權奪利與口水之爭,最後選民的回答無異於「誰統治英國?反正不該是你」,讓他黯然下台。換言之,論戰、批評對手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足以說服人的願景和政策,或者沒有足夠好的故事,又或者沒有民眾對於執政團隊的信任,一切都將只是徒然,兩者必須結合、必須做出對比。
最後,對於民進黨及其支持者而言,政治溝通的目標不是「吵贏」藍白政治人物,或者是「轉化」死忠的藍白支持者。相反地,重點在於面對觀望中的選民,思考「出圈」的訊息該長怎麼樣,讓不那麼常關心政治新聞的民眾在東聽一些、西聽一些之後,即使最後不記得細節,卻仍能接收到一個完整的故事、一個清晰的品牌形象,有他們有持續支持執政團隊的動機,或至少有繼續聽執政團隊「說看看」的理由。
這本來就是政府該做的事,應該誠懇並負責任地和社會溝通,而對民進黨來說,這恰好也才是正確的策略。在此另一個值得引用的外國政治人物是美國的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他曾有個知名的比喻,至今仍廣被沿用,將總統的辦公室說成「最強勢的講道台」(bully pulpit),可以主導議程、與民眾溝通「我們也認為這個問題非常關鍵,而我們要這樣處理」。而回到台灣,在過去幾年,蔡英文總統帶領的執政團隊不但沒有削減這個講道台的公信力,反而持續維持在高檔,而且能夠面向游離、觀望中的關鍵選民。未來兩年到四年政局的關鍵,不在於罵到藍白無法還口,而在於民進黨以及支持者們能不能守住這樣的講道台、這樣的戰略高地,讓人們感到賴清德準總統所帶領的執政團隊在走對的路,有願景且有能力,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值得持續寄予信任。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