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8日能登震災後的石川縣輪島市。最新研究指出,多雪的能登半島,其地震型態會受到降雪影響。(美聯社)
一份專注於今年元旦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的研究論文指出,大雪的重量及融雪滲進地表下的影響,可能誘發更多地震,這甚至可能代表,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天氣,會讓人類面臨更多地震威脅。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一份8日刊登在《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的論文指出,日本能登半島近年來的大雪,與2020年底之後當地測得成千上萬次地震,兩者存在著關聯,例如2021年經歷過一場暴雪後,當地地震的頻繁度異常增加,平均每天有數百次之多,大約是平時的10倍左右。這也是最早將氣候變遷與地震活動連結的論文之一。
能登半島近年來最大的地震發生在今年元旦,規模達7.5,造成逾240人死亡。論文作者之一、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科學家法蘭克(William Frank)表示,這場地震過後的餘震時間序列,與當地其他地震的餘震時間序列不同,表明一些餘震可能是由其他因素誘發。
該論文對大雪與地震呈正相關的結論,係透過分析能登地震的發生模式,與地表下方孔隙的承壓狀況對比而來;而有關孔隙承壓的模型建置,則是考慮到在地表發生,且可能改變下方承壓的因素,例如季節性的海平面變化,大氣流動,以及大雪、大雨等事件。
研究認為,能登半島的積雪重量讓地表下的孔隙承受更多壓力,而隨著積雪融化,壓力的增減會影響斷層的穩定性。法蘭克表示,氣候本身也會改變地表深處的應力狀態,而那裡正是地震發生的地方。
這並不是科學家首次認為地表降水與地震有關,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地球物理學家謝利(David Shelly)等學者在2019年就發現,加州小鎮馬麥斯湖(Mammoth Lakes)一帶,雨季的地震活動頻率是旱季的37倍之多,這可能與當地春季時,這個火山口地區又有大量溶雪滲進地表下,觸發斷層活動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