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指出,若總生育率維持現況,50年後台灣出生人口將減少一半以上,這些都是台灣永續發展的警訊。當前政府應思考如何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解決長照、醫療及青年等人口問題。(攝影:陳品佑)
大家都是生活在台灣的人民,不論是本外島、南北、東西地區,都有各自的歷史淵源和發展狀況,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發展優勢、鄉村也有鄉村的生活步調。在台灣,有許多民眾的生活經驗是在鄉村成長,然後到城市求學或就業,移動範圍橫跨全台灣和本外島,這樣的經驗可以讓人比較出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
光是從「城鄉」一詞,就可以看出之間的差異,但此刻城鄉同樣面臨老年和幼年人口安置、養育的問題。依筆者出身臺中農村的經驗,多數是種植稻米、花卉、蔬菜及果樹等作物,然駕駛耕耘機、插秧機、搬運車者多是50歲以上的工作者。此外,在收成時期所需的大量勞動力,多是聘僱外國籍勞工,以彌補本國籍勞動力不足的缺口。在農村的青壯年人口多從事製造、服務業,鄉村只是住宿甚至是假日休閒活動的去處,而都市才是工作及生活的地方。
讓我們來看看內政部網站的資料,現今台灣平均壽命增為80歲、老化指數已達101.72、扶養比達36.51,青壯年勞動人口同時負擔了老年和幼兒的養護和托育重擔。另外,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也指出,若總生育率維持現況,50年後出生人口將減少一半以上,這些都是對台灣永續發展的警訊。
人口老化、生育數持續下降已是關乎國家安全的戰略問題了,這是中央政府層級要立刻處理的部分,民眾都在期待政府推出的鼓勵生育、托育和補助照護經費等政策。由於造成人口問題的原因繁多,在此就不多敘述,重點反而是當前政府如何透過極力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來解決長照、醫療及青年等人口問題。
首先就像筆者在前面提到的農村農業人口老年化的狀況,他們是具有活動和勞動力的人口,但由於城鄉之間的差距,鄉村地區的民眾難以享用到同都市的公共設施、政府資源及終身學習課程等福利。
其次,年輕人關注的是,若要留在家鄉工作,就近照顧家中長輩和晚輩,必須要有在地的就業機會,政府理應提供相關機制,像是輔導種植高附加價值的經濟作物,讓年輕人願意投入農產業;又或者發揮地方特色,協助發展觀光遊憩產業,如:各地懷舊鐵路車站觀光之旅、山海田園主題景觀;若以產業升級的角度來看,地方政府也可以結合在地特色或是規劃特定的產業園區,配合人才教育,完成年輕人在地就業的願景。有穩定的就業環境,將年輕人留在地方並提高其生育意願,進一步阻止少子化、老年化的危機。
最後考慮到年長勞動者有朝一日,也可能需要長期照護的機制,不論都市鄉村都要提前規劃專門的照護場所和設施,以備不時之需。這些都是城鄉地區所面對的人口問題,而我們可以在前瞻計畫的「城鄉建設」中,找到初步相應的政策,如:將部分閒置的校舍改造為幼兒園、社區學習、資訊、體育中心等多元用途。另外,根據地方特色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讓民眾能留在當地就業,也增加年輕父母的生育意願。
雖然前瞻計畫的實際成效有待檢驗,但整體方向確實符合改善城鄉差距、解決人口老化和少子化,以及增加在地就業等環環相扣的問題。我們希望政府在正確的大方向上,拿出更多魄力和執行力,並集結眾人之力,解決台灣城鄉發展不均及攸關國家安全的人口問題。
※作者為智庫研究人員
【延伸閱讀】
●社評:挽救少子化 政院立院別離題了
●成立少子化辦公室搞情蒐 網友無言:根本是養老爽缺、浪費公帑
【熱門影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