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與上海市長應勇會面表示,「兩岸一家親」總比「一家仇」要好。圖左為上海市長應勇。(台北市政府提供)
兩岸能溝通是好事,溝通過程中說出「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的溢美之詞,只要不涉及政府的政治基礎底線,也絕非不可。例如,民進黨的當紅炸子雞賴清德才說要「親中愛台」,前主席謝長廷也在赴中參訪時說過:「兩岸互相壯大,就會是命運共同體。」柯文哲的問題不在於他說出什麼,而在於他選擇不說什麼。
關於柯文哲此趟中國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與上海市長應勇會面時,搬出一份中國於1987年公佈的《關於不再追溯去臺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犯罪行為的公告》,以此凸顯兩岸打破對立、消除敵意的氣氛。不過柯文哲一定知道,不到四個月前,台灣公民李明哲入境中國後,在沒有任何具體罪證的情況下,以違反「顛覆國家政權罪」遭逮捕;在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法制下,任何台灣人,只要不主張統一者,可以依中國《刑法》第103條:「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最重處以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柯文哲沒為李明哲説話也罷,但還幫著老共塗脂抹粉,這已顯得失格了。
柯文哲或許會認為,這只是地方交流,雙方觥籌交錯說些恭維話,何必太認真?不過,柯不想認真對方卻是來真的,從見面的時機、接待的層級、應對的橋段到釋出的政治語言,全都精心安排。十九大之前,中共對台系統不想面對一事無成的窘境,更何況統戰柯文哲也能塑造蔡英文對兩岸一籌莫展的台灣民意,自然升高對蔡英文的壓力,制衡民進黨。
柯文哲選擇「不說」,當然會讓人想起許多曾經「說」的政治人物。例如,2005年連戰的「破冰之旅」,他在北大發表「堅持和平、走向雙贏」演說,從胡適、傅斯年帶到台灣的自由主義談到中國的民主發展,「政治改革,在大陸還有相當的空間來發展。」不過,從北大演說之後,連戰從此成為統戰樣版,10年5次連胡會、3次連習會,不曾再在中國土地上說過任何一次民主。一年多前,在馬英九政府期期以為不可之下,連戰甚至仍登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閱兵台,為中共的抗戰史觀背書。
民進黨「說」的人也不少。例如陳菊曾在2009年行銷高雄世運會時來到北京,親口說出:「我們中央政府馬英九總統」,不過之後她只在2013年再以高雄市長身份短暫登陸。至於賴清德也曾在2014年訪問中國上海時嗆辣地說出:「台獨是台灣社會極大共識」的說法,可謂台灣政治人物赴中訪問的最大尺度,不過至此成為絕響,賴清德再也沒有機會踏上中國。
其實,只要是歷經過民主選舉洗禮的台灣政治人物,不管是連戰或柯文哲,抑或賴清德甚至馬英九,他們應該都是想「說」的;只不過,勇敢說出來的人通常都不會有好下場。例如,賴清德說了以後就進了「60天傷兵名單」,再也沒有上場的機會;馬英九如果敢說,他自然也沒有那場「馬習會」。至於連戰能在北大說民主,不是因為他的理念多吸引人,而是在當時陳水扁執政下,共產黨要與國民黨「聯共治台(獨)」,是陳水扁執政撐起了連戰可以在北京大學演講的空間,但也只是曇花一現、絕無再有。
設定條件、區隔敵我,規定你何者能說何者不能說,這當然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不過過去二十年,中國卻以這套統戰手法「馴服」不分藍綠的台灣政治人物,原因在於台灣人在乎迷信哪個政黨或政治人物「可以處理」兩岸關係,還可以此驕其妻妾。只要這個迷思存在,台灣人永遠在「國家尊嚴」與「兩岸關係」的天平上走鋼索,而中國也永遠可以對台灣政治人物上下其手。
柯文哲不說出那些話是值得同情的,如果要柯文哲在當下替李明哲說句話,他下次不會再有雙城論壇,也不再是非藍非綠的白色力量了。在這件事情上,台灣人從來不是柯文哲後盾,這道理台灣人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