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菲律賓立下輝煌戰功的美軍「哈德號」潛艦,遺骸近日在呂宋島附近海域被發現。(取自NHHC網站)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指揮部(NHHC)23日證實,一項由美國民間所發起、搜尋美軍在二戰期間損失潛艦的「Lost 52」計畫,近日在菲律賓呂宋島周邊海域發現了曾立下輝煌戰功、擊沉19艘日軍艦艇的「哈德號」(USS Harder)潛艦殘骸,使該艦與艦上79名官兵的事蹟能再度被各界回顧。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1941年偷襲珍珠港之後,日軍開始對美國位於太平洋的領地展開攻擊,到了1942年春季,菲律賓便落入日軍手中,成為日本保護其海上補給線的重要根據地,到了1944年,美軍採取「跳島攻勢」逐步奪回太平洋島嶼的控制權,並準備展開菲律賓的登陸作戰。
由於日本將菲律賓視為維繫海上命脈的重要樞紐,因此在當地投入大量海、空軍力,於1944年10月與美國為首的盟軍爆發著名的「雷伊泰灣海戰」,由於「哈德號」在1944年8月遭擊沉之前,摧毀了19艘日方船艦,有效削弱了日軍戰力,無異為日後海戰的勝利,以及美軍攻克菲律賓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根據NHHC紀錄,「哈德號」於1942年12月2日正式服役,並且艦長迪利中校(Samuel David Dealey)的指揮下,在4次巡弋任務期間先後擊沉14艘日軍艦艇與運輸船,且在1944年3月至7月間的第5次巡弋任務期間,擊沉了3艘日軍驅逐艦,並在短短4天之內另外重傷2艘日軍艦艇,迫使日軍艦隊提前駛離該區域躲避威脅,也打亂了日軍航艦戰力的調度。
在當年8月22日,「哈德號」在第6次、也是最後1次巡航任務中,於巴丹半島周遭海域再度擊沉2艘日軍護航艦,但在24日拂曉時,該艦在呂宋島附近遭遇日軍舷號「CD-22」的護航艦並展開激戰,「哈德號」向日艦發射3枚魚雷,但並未命中,隨後遭到日艦所投放的深水炸彈擊沉,使迪利中校與轄下78名官兵,與「哈德號」一同長眠於約900公尺深的海底。
NHHC主任、退役美國海軍少將考克斯(Samuel J. Cox)表示,「哈德號」是在「通往勝利的航道上折損」,其事蹟提醒後世「勝利必須付出代價,自由亦然」,他也對發起搜尋美軍二戰52艘折損潛艦的「Lost 52」計畫表達感謝,強調該計畫使各界有機會,重新回顧以「痛擊敵人」(Hit ‘em HARDER)為口號的「哈德艦」官兵捨身的勇氣,並向其偉大事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