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空匯」大火燒出都市計畫的病灶

林健正 2024年05月31日 07:00:00
都市計畫公設的嚴重不足,超高的容積率,衍生超高樓層及人口密度、再加上過於狹窄的道路,影響救災的動線,增加搶救的困難度。(翻攝自網路)

都市計畫公設的嚴重不足,超高的容積率,衍生超高樓層及人口密度、再加上過於狹窄的道路,影響救災的動線,增加搶救的困難度。(翻攝自網路)

新竹市光埔重劃區「晴空匯」的一場大火犧牲了消防弟兄的兩條寶貴的生命。28層社區大樓住戶的疏散竟費時長達14小時,直到隔天上午上班時間,在從竹北往竹科的慈雲路上,徹夜未眠的消防弟兄仍忙著救災及疏散工作,經過「晴空匯」路段的交通仍陷於嚴重堵塞的狀態。

 

慈雲路是竹北跨越頭前溪往竹科上下班交通最為繁忙的路段,在抵達竹科大門口之前,兩旁整排28層高聳的建築對路過的行人產生巨大的壓迫感。為什麼路幅不寬的慈雲路兩旁會出現如此大區塊與大量體的建築群,甚至光埔重劃區(44.89公頃)暨毗鄰的關長重劃區(14.13公頃),兩者合稱的關埔重劃區(59公頃))都存在同樣的都市病灶。

 

這兩個重劃區就在竹科的大門口,人口密集的程度已經遠遠地超出社區的承受能力,其原因在於都市計畫的公共設施用地嚴重不足,集中劃設高比例的商業區,同時又增加商業區與住宅區的容積率,這是一些都市計畫常見的通病,其中又以光埔及關長重劃區特別嚴重,缺乏遠見的規劃帶給城市空間難以承受的災難。

 

依法令的規定,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涉及農業區變更,其整體開發應該辦理區段徵收,然而新竹市政府以財務考量為由,爭取其開發方式改採區段徵收與市地重劃並行,開了全國第一個先例,並於2007年12月28日林政則市長任內發布實施。最後再由土地開發商與地主自辦市地重劃,分別為光埔重劃區及關長重劃區。若地方首長未能堅持原則,一味討好選民,就造成今天大家所不願樂見的結果。

 

從區段徵收改成自辦市地重劃,地主能夠配回多出大約10%的建地,卻也嚴重地排擠公共設施用地的比例。其結果在光埔重劃區的道路變窄了,區內有一家量販店(好市多),就設在竹北與竹科之間交通繁忙的路段上,每天上下班及加上週末購物的大量車流,造成區內及區外交通嚴重的堵塞,因此好市多周邊商業區的15米街道全部改成單行道,以因應路幅太小所衍生的交通問題。

 

從區段徵收改成自辦市地重劃,提高配地比例,同時暴露學校用地嚴重不足的困境,在市地重劃後,引進大量年輕的中產階級人口,卻只新增一處文中小用地(關埔國小),顯然無法滿足當地學童的就學需求,難怪當地社區的家長感嘆地說,「學校就在我家門口,我的孩子卻不能就近入學!」

 

至於攸關地區公共環境品質的五項公共設施,包括公園、綠地、兒童遊樂場、體育場所與廣場等,在人口稠密的光埔重劃區仿如鳳毛麟角,僅一處公園(0.4360公頃)及2塊綠地(0.4021公頃),合計0.8381公頃,占重劃區面積(44.89公頃)的1.8%,遠不及都市計畫法第45條這五項公設不得低於10%的規定,少掉的就是社區居民在工作之餘的休憩及運動等戶外公共空間。

 

再者,瞭解商業地產開發實務的人皆知,土地的市場價格與開發的建築量體成正相關,對房地產開發而言,土地只是建築的載體,涉及商業利益的是建蔽率與容積率。民選的地方首長常以提高建蔽率與容積率討好地主,讓地主可以獲得更大的土地開發利益,而新增樓地板面積恰可迎合建商之所好,高強度的開發引進大量的居住人口,以致造成公共設施的超負荷。

 

以住宅區與商業區的容積率而言,光埔重劃區與竹北高鐵特定區隔著頭前溪,兩者的住宅區與商業區的容積率本來應該有一致性,但是現實狀況卻非如此,竹北高鐵特定區的住宅區與商業區分別為200%與300%;而光埔重劃區則分別為240%與400%。後者較前者的容積率高出不少。

 

隔著頭前溪的兩個都市計畫,左岸商業區的容積率增加33%,意謂著在竹北高鐵特定區一棟20層樓高的大樓,到了光埔重劃區就會變成類似「晴空匯」那樣28樓層高的大樓,裡面住著全台灣平均所得最高的竹科新貴,付出直逼8字頭的房價,卻也得忍受全台灣最為擁擠不堪的生活環境空間品質。

 

竹北高鐵特定區一棟20層樓高的大樓,到了光埔重劃區就會變成類似「晴空匯」那樣28樓層高的大樓。(圖片摘自樂居實價登錄網站)

 

再就頭前溪兩岸銜接幹道的路幅而言,頭前溪左岸的慈雲路是路幅為30米,兩旁是超高量體的建築群;越過頭前溪就是竹北40米寬的自強路,兩旁是合理規劃的商業區與住宅區,造成在上下班交通尖峰時段,自強路與慈雲路交通路況高度反差的現象。

 

這一次光埔重劃區「晴空匯」的大火,犧牲兩條寶貴的人命,都市計畫公設的嚴重不足,超高的容積率,衍生超高樓層及人口密度、再加上過於狹窄的道路,影響救災的動線,增加搶救的困難度,同時社區周遭缺乏適當的空地做為人員緊急疏散的場所,這一把大火也燒出都市計畫的病灶來。

 

※作者長期擔任社造志工/前國立交通大學總務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