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之所以還能存在幾十年,關鍵是士兵攜帶的子彈不足,在激烈戰鬥中很快用完,於是就只能拼刺刀。(翻攝圖片)
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上任不到一個月,連出七箭改革國軍,取消刺槍術、踢正步,增加官兵伙食費……等政策,贏得社會大眾的肯定,但也遭到軍中守舊派的激烈反彈。取消休假回報制度看似德政,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改個群組名稱,一切照舊回報。這跟之前小英時代要求廢掉刺槍術時,軍方換個名詞照樣練刺槍術,如出一轍。新任部長所要面對的,不只是表面的政策,而是根深蒂固的組織文化。「鐵打營盤流水官」,部長總是要走的,但大小軍官可是會蹲到退伍的。顧部長恐怕得想得更深更遠,才能讓陸軍這隻老牛動起來。
許多軍中傳統都有它淵遠流長的歷史,我們可以否定其在現代戰場的功用,但也沒必要過度羞辱,理解其背後思維與堅持原因,可能更有助於說服眾人,至少是說服現役的,沒那麼食古不化的軍人。照《西洋世界軍事史》的說法,刺刀應用來自16-17世紀法國的農民起義,當時雙方用的都是前膛槍,裝填很麻煩,大概一分鐘只能打兩槍。於是農民們便在開一、兩槍後,將尖銳農具,耙或刺插在槍口,將槍枝當作長矛使用。而由密集長矛兵所組成的方陣,自古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時代便是有效的陣型,足以抵擋騎兵衝鋒與步兵突襲。即使到15世紀火槍出現之後,由於其射速過慢,西班牙人便用一堆長矛兵來保護火槍兵,再讓火槍兵排射來打垮對方騎兵。
槍口刺刀的缺點是,上了刺就不能開槍,使用彈性極差。於是到了1687年左右,法王路易十四的將軍發明了現代套筒型刺刀,在長刀後方加個Z字型的套筒,便可套在槍管上,既能刺又能開槍。如此設計一路沿用到二戰結束,只不過把套筒換成了卡筍。1870年普法戰爭後,後膛槍雖然開始流行,但栓式步槍拉一打一,射速仍然無法全數消滅整排衝過來的敵軍,或打光彈藥時還是要拼刺刀。一直到韓戰和越戰,都還有拼刺刀的紀錄。韓戰小部隊戰史中有一段很傳神,美軍與法國外籍軍團聯合防禦,打到彈盡援絕,便看到外籍軍團整批衝出去跟共軍拼刺刀,將共軍打退。美軍事後對此的評語是:「這些法國人很能打,就是太愛拼刺刀,讓人有點受不了。」
正由於約400年間步槍射速與刺刀間的孿生關係,使得軍事學家們堅信「刺刀見紅乃是步兵之魂」。這句話是18世紀俄羅斯葉卡婕琳娜大帝手下大將蘇沃洛夫的名言,此後也為蘇聯紅軍傳承,而黃埔軍校則是蘇聯幫忙建立的,初期裝備就是莫辛那干之類的栓式步槍。蘇沃洛夫時代用的還是前膛槍,機槍還沒發明出來,部隊作戰採用的是「線性戰術」或稱「排隊槍斃」戰術,即整排人整整齊齊前進到距敵火槍射程內,再用排槍射擊敵軍。這是現代許多陸軍戰術編組與觀念的起源,陸軍基層戰術單位稱為「班」,便是排隊槍斃戰術的一個正面寬度。「排」則是三個班組成的一個小隊,三排輪放,放完就蹲下或後退裝彈,下一排前進放槍,如此可以維持火力持續不斷。「齊步走」也是這麼來的,每個人要與左右鄰兵保持一線,才能讓射出彈丸形成整齊火網。射完一兩輪後,便「上刺刀」,開始衝鋒。會搞出這種戰術,是因為當時的滑膛槍子彈,在出槍管後大約30m就開始亂飛,只能用排槍來抵補不精準劣勢。於是,刺刀、齊步、班排組織、線性戰術,便完成了閉環,自成一套系統與傳統。
踢正步其實也來自相同源頭,只不過更加偏向儀式性與展演性,目的是讓民眾看到軍威壯盛,熱血奔騰。正步的源頭是普魯士軍隊的「鵝步」,在閱兵時踢起來的確好看,但完全沒有實戰功能。以色列名將夏龍在當國防部長時,有人問他為什麼以色列部隊閱兵只走齊步,不踢正步?他的回答是:「如果踢正步能讓我打勝仗,我就踢。」
總結上述這一大段步兵武器、戰術、與編組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發現:步槍射速與準確度,是讓刺刀生命如此長久的關鍵。所以當機槍出現,排隊槍斃戰術就不見了。而在二戰機槍與步槍射速提高後,刺刀之所以還能存在幾十年,關鍵是士兵攜帶的子彈不足,在激烈戰鬥中很快用完,於是就只能拼刺刀。二戰時期,美軍步兵的一個彈藥基數,M1步槍約88發,即10+1個彈夾。到M14,是4+1個彈匣,約100發。M16之後現代美軍的彈藥基數,則是7+1個彈匣,6個在腰上,1個在槍上。但中國軍隊在二戰中既窮又餓,一個步兵能配發10發子彈就算不錯了的,所以才需要大刀隊。撤來台灣後,國軍窮困程度沒有好到哪裡去。加上普遍接受日本人白團教育訓練,於是源自日本武士劍道的「氣刀體一致」刺槍術,便成了國軍步兵的信仰源頭。而刺槍術擁護者一再強調,如果子彈打光了,還是需要刺槍術,講的也是實話,因為窮,子彈不足是常態嘛!問題是,你子彈打光了,人家還是有機槍和突擊步槍啊!美軍在彈藥剩下一個彈匣時便允許撤退,但我們國軍卻老要彈盡援絕的部隊死守陣地,拿刺刀跟敵人的子彈拼,這就是觀念差異。
所以,顧部長需要做的,不只是廢掉刺槍術,而是找出一系列取代方案。美軍之所以能如此火力旺盛,關鍵是後勤補給。「外行談作戰,內行談後勤」,後勤補給要能成功,關鍵有四:一是要有足夠生產或購置彈藥裝備的軍工體系產能,二是足夠數量的卡車或裝甲車等運輸機具,三是要有足夠安全的前線倉儲基地與運送路線,四是經由現代管理方法所管理的倉儲物流體系。而此四者,正是國軍的致命弱點。1991年海灣戰爭,第一批到達沙烏地阿剌伯的美軍,就是其後勤部隊,調查當地各種資源,租下所有能租的房舍供美軍進駐。沙烏地缺水,那就蓋海水淡化廠,從美國送可口可樂。後勤司令巴恩斯中將,設計了整套條碼系統,打完仗退役後他去SEARS百貨當副總,現在我們用的POS系統及物流系統,很多都是他當年發展出來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使用的是貨櫃系統,一個駐點或一個連隊的彈藥、油料、食物、飲水,早在基地內裝入一個貨櫃,送到定點就直接落櫃,車輛開走,搬空的貨櫃還可以就地改建成貨櫃屋。美軍二戰時的餐食標準,就已經是每人每天約400克的肉類,或2830卡路里,後勤系統能讓前線官兵吃牛排、喝可樂,而國軍至今,營區福利社賣最好的永遠是泡麵。
所以,顧部長要改變國軍觀念,不如先改變國軍的肚子。從物質滿足上著手,所有改變才會是真實的、有感的。肚皮先填飽,再來是個裝,頭盔與防彈板,跟上美軍的防護標準。再來是彈藥補給,攜行量與補給效率都需要增加,因為這是有錢也買不到,無法因糧於敵於地的東西。再來才是軍工企業的產能,後勤體系與基地的佈建,至少不要30年前人家就已經在用條碼了,我們現在還需要人力填報表和高裝檢。整個後勤體系若有缺料漏件,先既往不究全給補上,但要配合料件條碼或編號,誰流出就嚴辦法辦。當後勤系統做到好,那些沒彈藥拼刺槍的說法便沒有了理由,搭配觀念教令的調整,沒彈藥就撤退啊!要不就派帶滿彈藥的部隊去換防啊!死撐在那裡,白白浪費人命,有何意義?
但這些改革,適必遭遇強大的反彈,碰觸到國軍既有的習慣,甚至損及既得利益,搞鬼或拼命都是有可能的。如一開始提的休假回報,這種事都可以陽奉陰違,碰觸到既得利益的事還不給你陰到底?所以,這是下命令也不見得有用的事,得要設計出一整套方法,才能徹底改造國軍習性。尤其是陸軍。
個人建議是,顧部長需要建立一支「教導團」,全美械、全美式、全以美軍訓練人員組成,而他們是整個改造國軍的實驗部隊與種子部隊,實驗成功的方法,這支部隊的人員便可成組成隊的下到其他部隊,包括軍官與士官,當作種子教官進行改造,一如美軍派出的安全合作旅,很少是一個教官來講講課,而是一整組人進駐協助。
所以,顧部長要處理的核心問題,其實是管理問題大於軍事問題。軍事作戰的確可以,也應該交給參謀總長,國防部長光處理管理問題就處理不完了。更麻煩的是,如果不把那些迷戀刺槍術與踢正步的次長和主官們清乾淨,鐵定出了部長室大門,就開始一路的欺上瞞下,陽奉陰違。國軍的現代化,也將永遠無法趕上美軍標準,而其關鍵,不只是觀念,更在於後勤。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