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食人菌」是什麼?症狀、傳染途徑一次看 「這 4 類人」是高風險族群、日本近千人感染

邱家琳 2024年06月12日 19:00:00
日本今年累計有 977 人感染 A 型鏈球菌,引發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取自 Pexels)

日本今年累計有 977 人感染 A 型鏈球菌,引發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取自 Pexels)

據了解,日本目前爆發嚴重的「食人菌」疫情,從今年 1 月至 6 月初,不到半年時間,就有 977 人因為感染 A 型鏈球菌,進而罹患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是去年同期的 2.8 倍,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食人菌」是什麼?傳染途徑、症狀一次看

 

小兒科醫師盧英仁說明,現在日本流行的「食人菌」,其實就是「A 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主要是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染,感染後會出現高燒、喉嚨痛、四肢腫脹等症狀,也可能引起化膿性扁桃腺炎、猩紅熱、蜂窩性組織炎。

 

 

「食人菌」其實就是「A 型鏈球菌」。(取自「未來藥局」臉書粉專)

 

若沒有經過完整的抗生素治療,還有可能引發風濕性心臟病、腎絲球腎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會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其中,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好發於老年人,死亡率高達 30% 至 50%,最快在 48 小時內出現多個臟器衰竭,進而引發休克死亡。

 

 

如何預防感染?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臉書粉專「林君怡小兒專科診所」指出,A 型鏈球菌跟感冒一樣,是透過飛沫、接觸傳染,建議大家外出時,養成勤洗手、配戴口罩的習慣,少去人多又不通風的場所,以避免感染 A 型鏈球菌。

 

 

「A 型鏈球菌」症狀。(取自「未來藥局」臉書粉專)

 

值得一提的是,「化放癌或標靶治療」中的癌友、糖尿病患、洗腎患者、老年族群的免疫力較差,都是高風險族群。癌症關懷基金會建議,高風險族群做好預防措施,若身上的傷口若有異常紅腫、發燒、喉嚨痛,記得就醫。

 

對於是否暫停到日本旅遊,醫師蘇一峰表示,其實 A 型鏈球菌感染不算太少見,容易寄生於喉嚨、生殖器黏膜、直腸和皮膚,平常比較常見的是咽喉炎、局部皮膚感染、蜂窩性組織炎;這個細菌到處都是不用恐慌,也不用因此不去日本,戴好口罩和洗手就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