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覆議投票前 藍白立委問問自己這6個問題

陳嘉宏 2024年06月21日 00:02:00
覆議是給自己先前錯誤一個彌補的機會,千萬不要基於莫須有的面子問題做傻事了。(攝影:陳愷巨)

覆議是給自己先前錯誤一個彌補的機會,千萬不要基於莫須有的面子問題做傻事了。(攝影:陳愷巨)

雖然藍白立委成功否決行政院有關國會擴權修法覆議的機率非常高,但如果可以,還是要請62名藍白立委(包括兩位親藍的無黨籍立委)問問自己以下6個問題後,再做出最後決定。

 

第一、你們真的瞭解你舉手支持通過的法案是什麼法案嗎?還是黨鞭要你支持你就支持的法案?而你的黨鞭是出於公義與健全藍白政黨發展的考量,才用不經討論、逕付二、三讀的方式完成立法?還是基於個人政治利益與仕途發展,強行通過這影響重大的法案?

 

第二、如果說這次修法真的如藍白黨鞭所言,已歷經1場專報、2場審查、3場公聽會、4次朝野協商,是有完整的討論,只是民進黨不參加。那為何臨到草案二、三讀當天,黃國昌還狀甚神秘地詭笑宣稱:「藍白整合版條文是最高機密」?為何直到審查覆議案的全院聯席會,外界才首次聽到法務部長鄭銘謙證詞?鄭銘謙說,這次修法有關調查權的行使「完全違反585號解釋的意旨」;而刑法「藐視國會罪」涉及主觀價值判斷,是不明確的法律概念,更違反刑法的「最後手段性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這些法案瑕疵明擺在前,但修法過程為何絲毫不做處理?

 

第三、上百位在大專院校教書的法律專業學者,以及台北律師公會、全國律師聯合會都發出聲明質疑這次修法過程充滿瑕疵,三讀法案有違憲之虞。身為一個立委,你有試著去瞭解這些專業的法律學學者與法律工作者的訴求是什麼、憂慮的是哪些事嗎?如果你認為這是這些學者專家遭蒙蔽,卻未以立委身份進行社會溝通,這就是你的失職;但如果你無法回應這些學者專家的質疑,卻盲目投下贊成票,這更是有愧身為立委的職責。

 

第四、從通過這部「國會改革法案」開始,不分藍綠傾向的民調機構都顯示藍白兩黨的民意支持度下跌超過10%以上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民怨與政治氛圍轉變所為何來?如果你再次地否決覆議,那不就是對這些還在觀望游移的民意再搧一巴掌嗎?這不是陷自己所屬的政黨,以及若干面臨罷免危機的黨內同志一個更尷尬的處境?

 

第五、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你們確定通過的法案真的不會被憲法法庭宣告違憲嗎?如果機率不小,為什麼你要做這種損人又不利己的事?你說是因為黨鞭跟你打包票絕對不會違憲,那也很簡單,就請傅崐萁與黃國昌都負起責任,公開承諾由他們所主導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絕對不會違憲;如果違憲,他們再無顏見江東父老,必須辭去現有黨職以示負責。

 

第六、你很擔心如果沒有依照黨團決議投反對票,這表示黨團不團結,會被外界嘲笑,會傷害這個黨。但事實剛好相反,如果你能不出席投票,適巧可以證明,你所屬的黨團不是一個鐵板一塊的黨團,而是一個能夠容納異己,具有反省能力,能夠有多元意見的黨團,你其實是在幫你所愛的政黨加分而不是減分。

 

覆議投票在即,你可以出席院會投下你的反對票,也可以因為要作選民服務留下選區,或者因為臨時身體不舒服肚子痛無法來到立法院。只要有6位藍白立委這樣做,這本國會改革法案就可以回到原點,朝野也可以平心靜氣再好好討論:一個合理有效又不違憲的國會調查權應該是什麼樣子?一個健全的總統國情報告應該讓總統與國會如何互動?覆議是給自己先前錯誤一個彌補的機會,不要再基於莫須有的面子問題做傻事了。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