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南:隔空判台獨死刑──工具箱翻出的故技

洪耀南 2024年06月26日 07:00:00
總的來說,中共推出台獨22條,是在多重壓力下的一種戰略選擇。(圖片取自國台辦微博)

總的來說,中共推出台獨22條,是在多重壓力下的一種戰略選擇。(圖片取自國台辦微博)

林宜敬先生的新書《幸福的鬼島》裡,寫一篇【1945,一個殖民地青年的中國夢】,從歷史軌跡中,發現這一政策並非首次出現。1948年,陳君被保送到南京的國立政治大學讀書。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南下,陳君聽到共軍電台廣播,宣稱對政治大學全體師生進行判刑,直接宣布各職級的刑期。陳君起初不以為意,翌日醒來卻發現校園空無一人,所有老師和學生都逃走了,陳君與幾位台灣同學也隨即逃回台灣。

 

中國政府昨日發布新的懲治台獨政策,針對「分裂國家」者可進行「缺席審判」,最重可判死刑,範圍涵蓋推動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等行為。即使台灣人未曾踏足中國,只要被認定為台獨分子,便可被隔空判刑,這就中共從工具箱翻出來故技。

 

首先,展現對台威嚇力,中共對台灣鬥爭中,長期形塑「台獨」敵人的形象,所以中共希望通過加大懲治力度,嚇阻台獨勢力。如今北京面對是,賴清德逐漸掌握了「中華民國」的論述權,壓縮了國民黨獨家壟斷中華民國的空間,也凸顯了北京沒有「一中各表」的空間。

 

中共希望通過這些法條,威嚇台灣人民的自我設限,並對台獨分子傳達出強烈信息,即未來統一時,台獨分子將被嚴懲,無一人能逃脫法網。然而,這些法律條文在台灣難以真正實施。中共的這些立法更多的是一種嚇阻手段,而非真正的執行手段。

 

其次、對內交代。中共需要向內部的民族主義情緒做出回應,特別是在「聯合利-2024A」演習未達到預期效果的背景下。這次演習並未對台灣造成顯著的震懾,台灣民眾無感,甚至台灣股市創新高,讓北京頗為尷尬。而黃仁勳效應──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後掀起的旋風,更是讓北京感受到來自內外的壓力。黃仁勳在台灣的言論,引發了大陸民眾和網友的強烈不滿,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特別點名批評,強調「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是國際關係基本常識。中共選在21日下午宣布台獨22條,顯然是希望避免台股大漲的尷尬,同時在輿論上引起更大震撼,安撫內部的民族主義情緒,顯示對台政策的強硬立場。

 

第三,對國際社會宣示。中共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向國際社會明確兩岸是一國,台獨是中國大陸於法不容的。這一宣示旨在鞏固國際社會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認識,並警告任何支持台獨的外部勢力,表明中國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的堅決立場。美國眾議院近期以壓倒性多數票數通過決議,反對中國就西藏歷史和地位散佈「虛假訊息」,並敦促北京與西藏開展對話。眾議員麥考爾表示,這項法案通過表明美國不認同西藏現狀的決心,也是給達賴喇嘛與西藏人民最強的訊號和禮物。中共不希望美國影響國際社會,對西藏甚至台灣傳遞強烈訊息。

 

總的來說,中共推出台獨22條,是在多重壓力下的一種戰略選擇,意圖通過強硬的法律手段來震懾台獨勢力,安撫內部民族主義情緒,並向國際社會傳達信息。雖然台灣人對中共的反應較遲鈍,甚至被溫水煮青蛙,面對中共無所不用其極,都要保持高度警戒,畢竟中共是台灣生存的最大敵人。

 

※作者為淡江大學外交系中國大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

關鍵字: 台獨22條 死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